前沿科技
-
國產5納米等離子體刻蝕機讓中國芯片"彎道超車"? 專家:造芯片只是配角
“硅片從設計到制造到封測,流程復雜。刻蝕是制造環節的工序之一,還有造晶棒、切割晶圓、涂膜、光刻、摻雜、測試等等,都需要復雜的技術。中國在大部分工序上落后。”張光華說,“而
-
巴西培育基因編輯“供體豬” 以便未來可以擴大供人類移植的器官供應量
所謂異種移植,即將動物器官移植到人類體內并長期有效存活。盡管接收者可能要依靠免疫抑制劑度過余生,但仍然可以為無數絕望的患者撐起希望,于整個醫療界,也將極大緩解可供移植器官
-
老年女性比同齡男性思維敏捷?研究顯示女性大腦比男性年輕3歲
研究人員說,這說明從代謝角度看,女性大腦比同齡男性大腦更年輕,且這種差異在20多歲時就已開始顯現。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男性大腦衰老更快,而是表明男性大腦比女性早3年進入成熟期,
-
蘋果Face ID新專利提升安全性 3D打印面具無法再騙iPhone
這項專利不是100%明確的,因為文件沒有列出任何具體目標,并且新方法實現的描述有些不透明。但根據描述,它現在使用偽隨機模式來混合和匹配其2D和3D掃描模式。對描述的一種可能的解釋是
-
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改進型正在研制,預計2020年底首飛
長征六號全箭長29 3米,為三級構型,起飛質量約103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噸,支持單星發射、多星發射和搭載發射。通過水平整體測試、水平整體星箭對接、水平整體運輸起豎的
-
俄羅斯計劃2031年送航天員上月球 之后每年實施航天員登月探測活動
據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報道,俄羅斯計劃于2031年首次將航天員送上月球,之后每年實施航天員登月探測活動。俄羅斯首次載人探月任務是將航天
-
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一套新系統 直接音譯大腦信號的設備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報道,有史以來第一次,美國科學家研制出的一套新系統,借助語音合成器和人工智能,通過監控某人的大腦活動,將其想
-
波音CST-100 Starliner飛船3月首飛國際空間站 不搭載航天員
波音和SpaceX獲得了美國航空航天局搭載航天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合同,標志著自航天飛機2011年退役以來美國航天員將首次從美國本土前往國際空間站。但是,在首次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行中,
-
融合感應耦合和水聲通信技術 首次實現深海6000米大水深數據的實時傳輸
“在這一航次中,另一項重大突破是我們融合感應耦合和水聲通信技術,首次實現了深海6000米大水深數據的實時傳輸,在大洋上層實現了每100米一個溫鹽流數據的實時傳輸,在大洋中深層實現
-
科學家首次觀測到新形式奇特物質 有助于揭曉宇宙大爆炸謎團
研究小組使用氦-3作為靶向目標,其中包括兩個質子和一個中子,并通過擊穿中子來降低介子的能量。利用中子噴發的反沖作用,他們能夠使用K介子進行替代,之后K介子與原子核緊密地結合在
-
美國研究人員結合聲音合成與人工智能技術 實現將人類的腦電波轉化為聲音
在研究中,科研團隊首先讓接受過腦部手術的癲癇患者聽不同人說話,同時監測他們傾聽時產生的腦電波,以此訓練“聲碼器”,然后讓這些癲癇患者聽別人念0至9之間的數字,并記錄他們產生
-
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在海南文昌發射 返回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
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由結構、機構、熱控、數管、工程參數測量、天線、測控數傳、供配電、采樣封裝、GNC、回收、推進、對接機構與樣品轉移、分離機構和有效載荷共十五個分系統組成,
-
全新機制提升紅外探測器靈敏度 成為黑夜中的“千里眼”
我們的眼睛只能看見一定波長范圍內的光線。紅外光是波長較長的不可見光,它的特點是,不僅可以實現遠距離傳輸,而且穿透能力強。事實上,紅外探測已經被應用在軍事和臨床醫學檢測等領
-
以色列科學家聲稱一年內提出治愈癌癥的神秘療法 或將對癌癥患者帶來福音
2018年12月,曾在開發免疫療法做出積極貢獻的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說:“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容易患有癌癥,這個世界永遠不缺少癌癥。”他列舉了包括黑色素瘤在內的一些
-
天文學家利用黑洞發出的輻射計算宇宙膨脹速度比預期更快
據了解,此前的研究只能揭示宇宙大爆炸后40至50億年的信息。然而現在,研究人員對來自宇宙各處的紫外線和x射線進行了測量,他們能夠追溯到更遠的時間,并得到更加清晰的宇宙早期膨脹圖
-
量子計算機初長成或要10年 未來應用會從特定領域開始
郭剛認為,量子計算機可能先被應用于軍事、航天、大氣等領域。在解決特定領域的難點問題后,再通過歸納分析、找出規律,驗證其有效性,在此基礎上提升效率,最后再被推廣到其他民用
-
新周期表預測不同元素“命運”:氧很充足 氦和銦岌岌可危
這份新表指出,構成地球大氣21%的氧氣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元素,不會面臨消失的危險;但許多用于制造電腦和智能手機等高科技設備的元素則岌岌可危。例如,銦是一種銀色金屬,被用于制
-
國際空間站歐洲艙段發現數百處凹陷 太空垃圾惹禍
歐洲空間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在軌道上運行近11年后,哥倫布號艙段因微型隕石或太空垃圾對其表面的撞擊而出現磨損。歐洲空間局官員沒有對哥倫布號艙段的磨損表現出任何擔憂,但這一信息
-
東航啟用國內首個RFID行李全程跟蹤系統 提高行李的安全運輸水平
當旅客托運行李時,工作人員會將行李牌號碼、航班號、出發港、到達港、起落時間等等信息寫入行李牌內嵌的芯片中,當帶有芯片信息的行李經過分揀、裝機、到達、提取等各個節點時,這些
-
蘋果指戴式設備拿下專利 手機觸屏可變混合現實
過去幾年,蘋果一直在為混合現實的工作打基礎。2017年,該公司發布了ARKit框架,幫助開發人員構建了數千個增強現實應用。這些應用必須通過iPhone或iPad來體驗,所以使用起來有點笨重。而且
-
納米技術使特種鋁合金變得可焊接 有望應用于汽車制造等領域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借助其貌不揚的納米粒子,讓無法被焊接的鋁合金AA 7075變得可被焊接,得到的產品有望應用于汽車制造
-
我國學者研究“多節點量子網絡”取得基礎性突破
近期,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教授包小輝等人研究量子網絡取得重要進展,成功地利用多光子干涉將分離的3個冷原子量子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