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波4月20日在博鰲亞洲論壇“迎接老齡化社會-養老金改革”分論壇上表示,我國現在的居民儲蓄大量集中于銀行賬戶和房地產上,這不夠健康。
李波表示,應把一部分儲蓄吸引或安排到養老金賬戶中。養老金賬戶通過專業機構管理可以做長期資本配置,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配置到股權。
李波表示,如果要轉向積累型養老金,就需要動用一些其他資源來支持過渡期的養老金支付,這是最大的挑戰。
“我國的優勢是有比較多的資源能夠利用,來支持養老金的轉型。”李波介紹,一是國有資本的減持,后續力度可以更大;二是國有土地的收益;三是從其他國家的經驗看,如果國有資本和國有土地收益不夠,還可以發一些50年、100年的超長期國債。
李波強調,一旦養老金制度完成了轉型,會對我國經濟增長、技術創新、資本市場發展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
關鍵詞:
央行
行長
李波
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