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而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將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較當下實現翻倍。而高性能車規處理器,則是汽車電子發展的核心動力,在此大趨勢之下,“缺芯”也為中國廠商提供了寶貴的窗口機會。
芯馳科技首席品牌官陳蜀杰在首期“芯馳Talk”汽車芯片媒體交流會上介紹,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正從傳統的ECU向目前的“域控制器”架構轉變,未來還將向“中央計算+區域控制”演進,唯有底層架構的提升,才能支持汽車全新的智能化要求。在此背景下,芯馳全系列的“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安全控制、智能網關”域控算力平臺,用不到3年時間,完成流片、車規最高等級認證和量產出貨,覆蓋中國超過70%的車廠。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數據顯示,2021全球十大汽車科技企業中,除3D打印制造外,其他九大均與芯片有直接關系。
芯馳科技副總裁徐超表示,傳統汽車開發流程無需芯片企業參與,大多采用Tier1提供的標準部件,主流車型電子系統差異化小;如今汽車企業加強與芯片企業的深度交流,芯片企業入場提前16個月以上,差異化需求增多。
中國是世界汽車大國,但中國汽車芯片很少進入國際主流市場。數據顯示,其中,全球前7大MCU供應商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而中國廠商占有率不到3%。
與消費電子不同,汽車芯片壁壘非常高。徐超介紹,消費類芯片主要關注性能、功耗、成本三大指標,而車規芯片需要具備可靠性、安全性、一致性和長效性等特點。
汽車電子認證過程復雜,需要較大投入。例如,車規級芯片要滿足功能安全標準ISO26262、可靠性標準AEC-Q系列等認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ATF16949。
早在2018年,芯馳科技就深入布局汽車芯片。徐超表示,目前,芯馳科技是國內唯一“四證合一”的車規芯片企業,獲得AEC-Q100可靠性認證、ISO26262 ASIL D功能安全流程認證、ISO26262 ASIL B功能安全產品認證和國密信息安全產品認證。
活動現場,芯馳科技展出了其最新的“一芯十屏”Demo,實現了通過X9U一顆芯片,支持多達10個獨立全高清顯示屏,包含前排儀表、中控屏、HUD及多個娛樂屏,能夠實現多屏共享和互動。
徐超介紹,在核心產品之上,芯馳還與超過200家生態合作伙伴合作,覆蓋操作系統、虛擬化、工具、協議棧、HMI等多個方面,共同賦能整車廠商。
分析認為,未來,芯片企業將越來越多參與到智能汽車的設計之初,極大釋放新車功能的想象空間,并降低成本,提高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