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2008年金融危機時,我們建立了二十國集團新機制,以采取一致行動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團結使我們渡過難關?,F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球病毒,同樣需要統一的行動和解決方案。”在4月18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健康絲綢之路”分論壇上,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全球應在健康、可持續發展等議題上建立更多共識,“各國確實存在一些分歧,但在不可能獨立解決的全球性問題上,我們需要合作?!?br />推動疫苗更公平可及、全球攜手應對新冠病毒及病毒變異,是本屆博鰲亞洲論壇聚焦的話題之一。3月以來,多國加快推進疫苗接種工作,但全球疫苗供應仍面臨巨大缺口,分配不公問題凸顯。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亞地區代表處主任白良在上述分論壇上表示,新冠疫苗已經配達全球最貧窮的32個國家?!暗谝恍﹪遥鹿谝咔椴⒉皇亲钪匾?,他們可能還面臨戰爭、饑餓等問題。他們甚至都不擔憂疫情,因為還有許多其他原因會導致死亡。”白良呼吁,疫苗接種非常重要,疫苗應該是所有人都能夠平等獲得。“我們希望‘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能夠把5%的疫苗留給受戰爭侵襲的國家,我們需要在疫苗接種過程中更加全面和平等?!?br />“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由世衛組織、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共同領導,旨在確保所有參與的國家和經濟體都能公平獲得新冠疫苗。其核心目標是,到2021年底提供20億劑疫苗。
“我們必須保證疫苗是大家能夠負擔得起的,而且能夠使所有人獲得平等接種疫苗的機會,并且保證疫苗質量,這需要很多國家共同合作?!庇∧嵝l生部副部長但丁·薩克諾說道,中國在應對疫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印度尼西亞與中國長期開展醫療健康合作,在疫情期間,雙方的合作包括共同應對疫情、分享最佳實踐以及分享信息,避免疫情進一步蔓延,以及進行疫苗臨床試驗方面合作。
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宇學峰也認為,疫苗分配不應在“窮國富國”上有所區隔,“疫情是全球性的,任何國家都不能幸免,病毒就在那里,我們都面臨同樣的威脅。所以應盡可能地公平分配。”作為疫苗供應商,宇學峰坦言,當前疫苗供需存在失衡,“每個人都需要馬上接種,沒有一個地方說我可以等,每一個人都迫切找到我們”,但作為企業,要確保疫苗質量和安全性有相應流程??迪VZ生物的實踐是與當地伙伴進行合作,“供應角度來講,我們希望能夠有相應機制的支持,來確保疫苗流通盡量順暢和有效,讓每個國家都能夠盡快獲得?!?br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介紹,“健康絲綢之路”的目標包括維護“一帶一路”國家及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衛生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推動創新合作。新冠疫情暴露了許多國家整體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脆弱性,要使這些國家快速建立服務能力,需要資本進入和國際合作。
年會期間發布的旗艦報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通過分析若干有區域代表性的亞洲國家發展表現,認為衛生健康、基礎設施、綠色轉型和數字鴻溝這四大“發展赤字”是制約當前亞洲經濟可持續復蘇的重要瓶頸。在衛生健康赤字方面,由于政府財政能力不足或規劃不夠合理,許多亞洲經濟體都面臨醫療資源短缺、對傳染病準備不足的困境。同時,在亞洲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大陸上迅速分發疫苗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報告作者們提出,全球縮小衛生健康赤字的當務之急是加快疫苗接種,建立防疫健康信息互認機制。“疫苗應真正成為全球公共產品,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世界衛生組織和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推動等牽頭、超過190個國家/經濟體參與并已開始實施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應重點加快疫苗在更貧窮經濟體的分發,考慮授權GAVI為低收入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部署審慎和公平的疫苗分配。”
論壇期間,多方人士在公開討論中提出,疫苗不會徹底根除新冠肺炎,新冠病毒可能長期與人類共存。近期,《經濟學人》提出新冠新常態(new coronormal)概念,《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報告稱,這需要在應急防控、疫苗接種、應對病毒變異、治療患者上建立長效機制。
關鍵詞:
博鰲
亞洲
論壇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