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建立進展情況發布會上,中共海南省委書記、海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沈曉明表示,海南的“綠水青山、碧海藍天”,不僅僅是海南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全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因此,保護好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我們必須要了然于胸的國之大者。
沈曉明表示,海南省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堅決做到生態環境只能變好、不能變差。這個過程當中,海南省有兩個重要的理念:第一,“三個環境”一起抓,即生態環境和政策環境、營商環境一起抓,使之成為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要支撐。第二,在自貿港建設發展過程當中,其他任何問題都應該為生態環境讓路。
“其他發展過程當中的一些問題,如果和生態環境保護相沖突,那我們優先考慮生態環境保護。我們絕不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來謀求發展。”沈曉明稱。
沈曉明表示,海南省主要推進三項工作:第一,目標引領。到2035年,海南島的生態環境要做到全世界領先。第二,治理為先。我們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為契機,做到問題整改不徹底,我們不放過。第三,我們以標志性項目為引領。
沈曉明表示,海南省謀劃了一批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標志性項目,重新做了能源發展規劃,爭取到2030年,清潔能源裝機比重要達到85%左右,到2030年不再銷售傳統的燃油汽車,推廣清潔能源汽車,在全島“禁塑”工作在全島范圍內逐步推進,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的總量三年連續翻番。
關鍵詞:
曉明
2035
海南島
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