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一季度金融數據統計發布會上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去年我國的宏觀杠桿率出現了階段性的上升,2020年我國的宏觀杠桿率是279.4%,比2019年上升了23.5個百分點。
截至去年末,分部門來看,居民、政府和企業三個部門的杠桿率分別是72.5%、45.7%和161.2%,這三個部門杠桿率分別比2019年上升了7.4、7.1和9.1個百分點。
“應該看到疫情期間宏觀杠桿率的上升,是逆周期的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國民經濟恢復的體現,相關政策在有效推進復工復產、支持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阮健弘表示。
“我們觀察到去年二季度以來,隨著經濟運行不斷的恢復,經濟增速不斷的回升,我國的宏觀杠桿率上升的勢頭開始明顯的減緩,上升的幅度逐季收窄。”阮健弘表示,2020年一、二、三季度宏觀杠桿率上升的幅度分別是14、7.2和3.9個百分點,去年第四季度就變為下降1.6個百分點。
“四季度宏觀杠桿率的下降表明實體經濟的活力已經有了極大的恢復,金融資金的使用效率在明顯提升。未來隨著經濟向常態回歸,內生增長動力的不斷增強以及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靈活、合理適度,預計我國的宏觀杠桿率將繼續保持基本平穩。”阮健弘表示。
關鍵詞:
去年末
宏觀
杠桿
27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