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召開的2021年上海金融系統工作會議,為下一階段的上海金融工作以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等劃出重點。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陳鳴波主持會議。
吳清指出,要堅定信心,深刻認識新起點上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增強我國金融業國際影響力,為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有利于提升我國金融風險防范水平,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2020年上海金融市場成交總額達2275萬億元,是2010年的5.9倍。金融業增加值7166.26億元,增長8.4%。最新一期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9)顯示,上海蟬聯蟬聯全球第三。
吳清在會上表示,下一階段上海金融工作,要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新發展格局、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抓住關鍵、持續攻堅。具體來說:
一是要圍繞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做好金融服務。更好發揮直接融資作用,切實做好“浦江之光”行動,加快數字化賦能普惠金融,推動實施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2.0,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支持科技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支持朝陽產業,各類投資機構要在支持科技創新的過程中要更好的發揮直接融資的作用。”吳清表示。
二是要更好服務經濟和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應用發展,培育和引進金融科技企業,扎實做好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推動上海金融機構在數字化方面走在前列。
“希望通過金融數字化推進經濟的數字化和城市生活的數字化。”吳清表示。
三是要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努力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綠色金融樞紐。支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發展碳金融業務,進一步形成多層次的綠色金融組織機構體系、多元化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多渠道的綠色產融結合和產業轉型的市場平臺體系。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申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推動區域和國際合作,有序推進綠色金融市場雙向開放。
四是要持續推動開放創新,增強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全面落實中央支持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加快籌建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研究推動一批有首創性、引領性和顯示度的重要金融舉措落地。打造全球資產管理中心,聚焦制度型開放,進一步集聚中外資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
吳清指出,4月7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了《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全球資產管理中心建設的若干意見》,將通過了進一步深化QDLP等試點,把上海打造國際化水平高、生態體系完備的資管中心,鼓勵跨國公司在上海設立資管中心。
五是要不斷提升能力建設。金融機構要不斷提升創新和風險管理的能力,有效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和服務質量。支持金融監管部門提升監管水平,政府部門要當好“店小二”,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六是要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強化金融制度供給,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做好金融風險防范,促進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
吳清在會上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任務艱巨,要不斷加強和完善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開放創新。要強化政治建設。進一步明確金融系統各級領導班子的黨建工作領導責任,堅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切實加強作風建設。要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堅持國際化視野,堅持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要強化工作合力。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進一步強化中央和地方的上下協同,進一步強化各部門、各委局、各區的橫縱聯動,進一步強化政府和市場的有為有效,不斷開創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關鍵詞:
上海
市長
更好
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