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看到大家都在討論一碗面溫暖一座城(“中國好人”姜常論連續7年為海陽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 相關的事情,對此呢小編也是非常的感應興趣,那么這件事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呢?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關于一碗面溫暖一座城(“中國好人”姜常論連續7年為海陽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 事件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碗面溫暖一座城(“中國好人”蔣長倫連續七年為海陽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
1月7日凌晨5點,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煙臺海陽蔣長倫的面館已經亮了燈。老板蔣長倫忙著和面、甩面、煮雞蛋、煮骨頭湯、準備配菜...一上午,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完成自己七年的承諾。
【資料圖】
從2014年開始,蔣長倫在每年冬天最冷的月份,堅持每天為近百名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一碗“無 *** ”的面條,兩個菜,一個煮雞蛋,一杯熱茶,就構成了一份溫暖可口的愛心早餐。“不僅夠大家吃,還能讓大家吃得有營養。”江常說。
早上6點半,40多名環衛工人開著三輪車,從海陽市區的大街小巷,行駛到蔣長倫面館。之一優優資源網認可的環衛工人到達面館時,并沒有直接進屋取暖吃飯,而是自發清理面館門前的枯葉和雜物。“我們沒有什么可以報答江老板的,就盡我們所能來表示心意吧。”環衛工人王殿海告訴記者,他從2014年開始吃免費早餐,見證了蔣暢7年來的辛苦和付出。“他對我們環衛工人真的沒什么好說的。”王殿海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環衛工人許之一次品嘗免費早餐。“之前早上回家吃飯,減輕了蔣長倫的負擔,把機會讓給了有需要的人。”在零下15度的嚴寒中工作了三個多小時,城市英雄的手凍得冰涼,喝了一口湯面,嘗了一滴面條。許陳曦笑著說:“好面讓蔣長倫心里更爽。”
談及為何要免費為環衛工人提供早餐,蔣長倫告訴記者,起因是一次偶然的相遇。2014年冬天的一個早晨,外出采購食材的蔣長倫看到一個環衛工人蹲在路邊,吃著干糧當早餐。“冬天那么冷,他連熱水都沒有。看著就讓人心疼。”江常說。從小就努力工作的他比常人更了解冬天在戶外工作的滋味,于是主動找到海陽環衛部門,表達了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的想法。
“當時真的沒想到他能堅持7年。”海陽市環境衛生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延輝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多年來,在最冷的冬天,蔣暢倫都會主動找到海陽環衛部門,提前溝通,只為讓環衛工人能吃上一頓熱騰騰的早餐。
蔣暢的愛沒有停止。現在他每個月都會去海陽各大養老院看望老人,做一碗正宗的面條,和他們聊天。在傳授技藝的過程中,蔣長倫不僅要照顧家庭條件相對較差、沒有任何錢財的徒弟,還要管理他們的飲食,甚至給予經濟上的幫助。“雖然能力有限,但我愿意承擔起社會責任,盡我所能為社會多做貢獻。”
蔣暢既熟練又誠實。2014年被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國成代表性傳承人”。他的善舉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2014年獲得海陽市“道德模范”榮譽稱號;2015年獲得海陽市“杰出人才”榮譽稱號;2020年,登 *** 文明辦優優資源網發布的10月“中國好人榜”。
屋外是70歲的寒潮,屋內是愛的溫暖。蔣暢用一片真誠驅散了寒冷,用一碗面條溫暖了一座城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