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司數字化轉型工作持續推進,技術與業務的融合度不斷加強,在給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生產環境的安全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通證券數據中心做為生產安全穩定的最后防線,正面臨全新的挑戰。
證券行業安全生產保障面臨的主要問題
01 生產環境復雜度顯著提高,安全保障難度增大
近年來,隨著SDN、云計算、微服務等新技術的投產使用,生產服務之間的協同、依賴關系顯著增加,單個系統運維人員難以掌握全局情況,生產安全保障難度顯著增大。
02 版本迭代速度快,變更頻繁,風險提升
為滿足快速變化的業務需求,業務系統版本的快速迭代已成為新的常態,而變更過程中由于程序質量、人工操作、參數配置等多種復雜因素造成的服務異常將直接影響到業務的正常開展。同時,由于證券行業的業務特點,能夠進行變更的時間窗口十分有限,時間緊任務重,變更風險激增。
03 業務關聯性多,驗證難度較高
由于證券行業的特點,業務種類繁多、業務規則各不相同,除券商本身信息系統以外,還依賴于交易所、銀行、結算公司等多個行業機構,傳統的單系統驗證方式難以完全覆蓋到整個業務鏈路。同時,由于各系統間復雜的調用關系和頻繁的版本迭代,導致驗證難度較高,驗證成本高昂。
目前主要解決方案
01 傳統的解決方案
為應對挑戰,傳統的埋點監控方式,能較精確的知道系統故障點,但需要應用系統集成采集代碼或專用SDK,一是侵入性較強,二是需要定制開發,三是安全性不好,四是監控點的變更復雜,需更新系統版本,實施周期較長、管理成本高昂,不適用于大范圍的覆蓋。
從運維到運營,以用戶真實視角,主動提升運維服務能力。
02 真實用戶智能感知方案
真實用戶智能感知方案通過自動化手段,依托智能圖像識別等技術,使用相似度計算和灰度計算等算法,從真實的用戶視角出發,對行情、交易、資訊、賬戶等核心業務進行連續不斷的無感探測,實現對系統全鏈路、全業務場景的可用性、健壯性感知探測,具有無需插碼、不用定制開發、安全程度高,變更監控點容易的特點。
落地成果顯著,有效發現、減少和規避各類生產事件。
真實用戶智能感知實現效果
01 系統強化點
全鏈路監控,端到端一次性摸排:實現7*24小時不間斷的對系統進行各種感知操作,對操作過程中各種用戶可感知的信息進行驗證,當發現用戶感知信息有異常時,立即產生告警,并在告警詳情中以視頻方式向運維人員展示感知異常發生時的錯誤提示、操作路徑、交易站點和網絡測速等信息,便于運維人員及時掌握全局信息,快速定位潛在故障,恢復告警。
安全可靠,系統入侵性低:以真實用戶身份對系統各項功能進行全面探測,所有的操作都與真實用戶操作無異,不會對系統產生額外的影響,無需埋點、對系統無感、安全可靠、監控點變更方便快捷。
智能高效,業務覆蓋能力優秀:利用自動控制和智能圖像識別技術,抓取第三方實時行情數據實現行情數據實時核對,通過提取不同時段的行情曲線,進行相似度比較,自動校驗標的行情曲線是否正確,并使用界面灰度算法識別應用中異常彈窗,實現業務彈窗智能關閉功能。同時,系統依托UI自動化技術,通過一次用例編寫可重復使用,在開盤前可快速完成巡檢,做好開市準備,做到心中有底。
02 整體效果
系統自2021年10月上線以來,已覆蓋海通證券34套系統,實現A股、港股、北交所、科創版、兩融等超101項業務功能的感知驗證,其中交易功能61項,非交易功能約40項,交易功能中銀證轉賬功能存管銀行超20家,實現存管銀行全覆蓋,用戶感知系統共實現驗證用例合計超620條,實現驗證點超2200個,主動發現安全隱患超200次,其中,行情、交易類30余次,首次發現告警約40次,提高了系統全鏈路和全業務場景監控強度,有效提升故障排查和解決的效率,較好的保障了用戶的體驗。
圖 用戶感知全景展示(效果)圖
此外,由于用戶感知覆蓋系統廣,可以很好的配合生產業務驗證,目前已固定在周末對交易系統進行專項驗證,確保周末測試、發版后系統主要交易功能的正常運行。真實用戶智能感知系統作為現有監控體系的一個有效補充,能有效的發現各類潛在故障,減少客戶投訴,提升客戶體驗,進而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圖 用戶感知現場設備
經過近1年的平穩運行,真實用智能用戶感知系統已成為海通證券日常生產運維中的重要監控手段,在助力生產運維,提高運維能效,保障用戶體驗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展望未來將在積累大量用戶體驗數據基礎上,為海通證券生產運維提供可靠而精準的決策依據,從而為保障業務和提升公司品牌形象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