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美的置業控股有限公司(03990.HK)召開2020年全年業績發布會,美的置業主席、執行董事兼總裁郝恒樂,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林戈,執行副總裁王全輝出席會議。
按照管理層公布的數據,今年美的置業的銷售目標為1500億元,同時在平衡企業發展和優化負債結構的情況下,按照既定目標3年內公司“三道紅線”指標全部達標,實現綠檔。
凈負債率下降近10個百分點至79.2%美的置業發布的2020年全年業績顯示,2020年全年收入524.8億元,同比增長27.6%;毛利為116.6億元,同比略有下降,降幅為10.3%;毛利率為22.2%;年內核心凈利潤48.04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15%。
物業開發及銷售仍是美的置業收入的最大來源,年報顯示,年內美的置業的物業開發及銷售確認銷售收入為515.16億元,較2019年的404.3億元上升27.4%。另外,物業管理服務業務在2020年收入也實現增長,年內其物業管理服務收入7.76億元,同比增長59.9%。
從銷售上來看,自2019年首次實現千億目標后,美的置業的銷售業績正穩步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美的置業及其附屬公司連同其合營企業和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1261.6億元,同比增長24.6%;相應的已售建筑面積約1111.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9%。從月度表現看,2020年疫情穩定后的5月至12月,其連續8個月單月合約銷售額超100億元。
千億銷售規模中,長三角及珠三角的合約銷售額占整體銷售額超60%,其中長三角經濟區實現合約銷售金額587.1億元,同比增61.7%;珠三角經濟區實現合約銷售額227.2億元,同比增21.5%。截至2020年末,美的置業的總借款為586.4億元,其中銀行及其他借款近426億元,公司債券160.4億元。
規模增長的同時,美的置業也在努力降杠桿。凈負債率連續四年下降,并首次下降到80%以下,于2020年12月31日凈負債率為79.2%,較2019年下降9.8個百分點;剔除預收款資產負債率為76.4%,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1.52,按照監管部門設置的“三道紅線”來看,美的置業踩中“一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大于70%。對此,林戈在業績會上表示,“三道紅線”這一政策是非常好的政策,明確了賽道規則,同時讓公司控制好自身的油門,美的置業也會進一步優化負債結構應對“三道紅線”。目前,在“三道紅線”監管下,公司只有資產負債率尚不達標,在平衡企業發展和優化負債的情況下,按照公司既定目標3年內能夠全部達標,實現綠檔。
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美的置業持有總現金及銀行存款267.8億元,尚未動用的銀行授信額度877.3億元。
新增土儲二線以上城市占比79%,今年銷售目標1500億元在土地儲備方面,美的置業年報顯示,年內集團不斷向中心城市和核心一二線城市靠攏,持續貫徹區域深耕和城市升級戰略。
2020年,美的置業共新增60個地塊,合計總土儲面積1323萬平方米,其中二線以及以上城市的占比達79%,長三角及珠三角區域合計占比56%。
截至2020年年末,美的置業的土地儲備總建筑面積為5398萬平方米,涉及63個城市的321個物業開發項目,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長江中游經濟區、華北地區以及西南經濟區五大地區。
郝恒樂提到,“土地兩集中”政策下,美的置業有相對足夠的信心去應對。一方面,目前公司資源相對比較充足,可以滿足今起3年發展,今年可售貨值在2300億元左右,今年定下的銷售目標為1500億元;另一方面,集中供地政策考驗企業的計劃鋪盤能力以及資金籌措能力,加之目前各城市具體細則還未發布,公司也有足夠的信心去應對。
對于今年的拿地策略,郝恒樂指出,美的置業仍以審慎為主,不會冒進去拿高價地塊,但也會按照去化量合理補充土地儲備,在現有布局的城市進一步深耕,土地獲取方式會多渠道,包括招拍掛、合作收并購、城市更新,預估今年可以轉化的城市更新項目大概有3個,預計可售貨值200億元。
對于今年的市場預判,郝恒樂在業績會上指出,2021年房地產市場兩極分化仍會比較明顯,部分熱點城市、經濟發達城市房價上漲的壓力仍然存在,但經濟發展較弱、人口流入較少的城市預計不會有好的表現。對美的置業來講,近年來持續夯實城市升級與深耕,聚焦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對國內核心都市圈城市進行布局,因此對今年的表現不是很擔心。
美的置業創立于2004年,是美的控股下屬企業,由中國最大電器生產商之一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實際擁有,于2018年10月11日在香港上市。
截至3月25日午間收盤,美的置業報15.84港元/股,跌幅10.31%。
關鍵詞:
美的
置業
今年
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