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
3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陳四清表示,無論是從宏觀的制度還是從微觀的制度,金融業對外開放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陳四清指出,金融風險在當前時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
第一,金融的風險共同治理機制減弱。去年以來,各國都采取了兩百次左右降息的動作,但是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有限,寬松的貨幣政策雖然有助于解決短期的流動性的危機,但是無法根本上解決結構性失衡的問題,并且有可能催生新一輪的資產泡沫。從國際經濟,特別是幾個大的經濟體目前的數據說明了這個問題。
第二,超常規的政策形成了長期潛在的影響,短期是有效的,但是長期的潛在負面影響還是不能低估的。全球已經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采取了零利率或者負利率的政策,扭曲了傳統的資源配置和投資的估值,也增加了市場的波動和信用違約的概率。
第三,金融風險的高度關聯性更加凸現,特別是數字經濟快速發展,資金流和信息流在更大范圍內聯網,市場主體資產負債表高度關聯。金融風險通過網絡的鏈條快速傳播,這種可能性大大增強。同時,受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銀行的資產端收益在下行,負債端的成本在提高,凈息差持續收緊,金融的增收減緩,也疊加資本補充的壓力,所以銀行可持續發展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最后陳四清提出,應該建立一個強大的風險管理體系,來應對由于風險的外溢產生的相關的風險,提高風險管理的能力,適應金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和創新。
關鍵詞:
工行
董事長
利率
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