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8日,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描述了一種能與人類進行競技辯論的自主智能體。雖然人類辯手被判定最終獲勝,但作者認為,人工智能或具備參與復雜人類活動的能力。
該論文題為“An autonomous debating system”,作者來自IBM AI研究院。
人工智能(AI)讓開發執行人類任務的機器成為了可能。利用AI模仿語言相關任務的結果有好有壞。AI預測一句話情感的能力已經得到了成功演示,但類似總結或參與對話的復雜任務被證明很難成功。
在這項研究中,IBM工程師Noam Slonim和同事描述了一個名為Project Debater(意為“辯手項目”)的自主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與人類進行有意義的辯論。該系統能通過掃描儲存了4億篇新聞報道和維基百科頁面的檔案庫,自行組織開場白和反駁論點。
辯論流程
研究人員向人類組成的虛擬觀眾提供了辯論的文字稿,讓他們在一系列話題(如資助學前教育)上對該系統與人類(包括專業辯手)和現有AI技術的辯論表現進行盲打分。Project Debater在組織開場白方面的得分很高,僅落后于專業辯手,但最后沒能贏得辯論。
關鍵詞:
人工智能
人類
辯論
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