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16日,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日本所持美債規模上升至1.2767萬億美元,中國持倉規模上升至1.0952萬億美元。
日本今年1月大幅增持美債254億美元至1.2767萬億美元,仍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2020年7月日本一度大幅增持315億美元,持倉規模達到創紀錄高點1.293萬億美元。日本在2019年6月超過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并保持至今。
中國亦在今年1月大幅增持229億美元至1.0952萬億美元,仍為美國第二大債權國。中國曾在2020年連續5個月減持美債,6月減持規模為93億美元,7月小幅減持10億美元,8月減持規模為54億美元,9月減持規模為63億美元,10月再度小幅減持77億美元。據路透社統計,截至去年10月該持倉規模為2017年1月以來最低。
英國、愛爾蘭和盧森堡則分列美債主要持有國的三至五位。英國今年1月小幅減持79億美元至4387億美元,持倉規模位居美債第三大持有國。愛爾蘭今年1月小幅增持45億美元至3136億美元,仍為美國第四大債權國。盧森堡今年1月小幅減持63億美元至2814億美元,為美債第五大持有國。
總的來看,外國持有者今年1月共持有美債規模為7.1196萬億美元,較去年12月增加488億美元,持倉規模連續2個月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上漲,先后突破1%以及1.6%的高位,通脹預期快速上行,關于通脹重啟以及美聯儲政策轉向話題引發市場熱議。通脹預期的快速回升是導致本輪通脹大幅快速上行的主要因素,市場分析認為,新冠疫苗在全球的接種,以及強勁的去年四季度企業財報,加強了經濟復蘇前景,令市場開始拋售作為避險資產的國債。
關鍵詞:
中國
229
美元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