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8日消息,國新辦3月8日就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會上,有記者提問:從目前情況看,2021年宏觀經濟仍然面臨域外疫情輸入風險,同時外部經濟不確定性仍然較大,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此外,在政策、改革層面,2021年將如何支持經濟復蘇?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國家發改委主任寧吉喆表示:首先應當指出,2021年1—2月中國經濟運行延續了去年二季度以來穩定恢復的態勢。從生產指標看,前2個月全國統調發電量、鐵路裝車數同比分別增長24.2%、16.5%。從需求指標看,今年春節期間零售餐飲消費比去年春節增長28.7%,比疫情前的2019年春節增長了4.9%。2月份電影票房122.65億元,創造全球單月單市場票房紀錄。春節過后,投資項目開復工率、施工企業開工率均高于往年。昨天已經發布了進出口數據,1—2月以人民幣計價的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2.2%,其中出口增長50.1%。從景氣指標看,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分別為50.6%和51.4%,連續12個月在榮枯線之上,表明經濟保持擴張態勢。
同時,如你所說,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仍面臨一些風險挑戰,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形勢嚴峻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居民消費仍受制約,投資增長后勁不足,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困難較多。但應當看到,國內經濟存在的問題,有許多是恢復中的問題,是通過發展可以解決的問題。你講到,對外部輸入的各種風險,我們必須積極防范、妥善應對,以國內主動工作的確定性來對沖國際復雜環境的不確定性。
大家已經看到,計劃報告草案中明確了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GDP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CPI漲幅3%左右等。這些指標的提出,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考慮了疫情對經濟軌跡的影響,考慮了年度之間平衡銜接,體現了瞻前顧后、區間調控的要求。可以確信,在宏觀政策的支持下,在市場主體的努力下,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是有把握實現的。
關鍵詞:
國家
全年
經濟社會
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