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十四五”規劃如何布局謀篇?“十四五”規劃綱要在主要目標指標設定上又有哪些具體考量?備受各界關注。
3月5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表示,“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發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等五方面設置了20個主要指標。這些指標與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充分銜接,堅持遠近結合,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同時也為應對不確定性預留了一些空間。
“這些指標就像‘奮力一跳可以摘到的樹上的桃子’,但必須奮力一跳,對此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何立峰說道。
在主要指標設置上,“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首次設置了糧食安全指標和能源安全指標。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舉行首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這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采訪。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何立峰介紹,在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項目安排上,規劃綱要草案共設置了19篇、65章、192節,其中涉及到的重大任務舉措共17篇,主要涵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內在要求。全面覆蓋和重點突破相結合,有效市場和有效政府相結合。“我們覺得在針對性、指向性、操作性都比較強,相信規劃綱要通過以后,各地區、各部門可以比較順利地組織實施。”
他同時表示,在重點項目上,“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突出了一些重點項目,主要是把國之大事和關鍵的小事相結合,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關鍵性重大攻關項目,包括量子信息、星際探測以及關乎長期保障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一些“卡脖子”重大攻關項目,將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按照“揭榜掛帥”的要求予以推進;
二是基礎設施領域具有世界級水平的標志性工程,包括已經開工的川藏鐵路,正在謀劃推進的沿江沿海鐵路以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
三是中央事權和地方事權相結合、直接關系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項目,包括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養老托幼等項目。
“我們將認真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扎實推進項目的建設。通過‘十四五’規劃的實施,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完成,到202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將會邁上一個新的大的臺階,為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更厚實的基礎、創造更好的條件。”何立峰表示。
關鍵詞:
指標
怎么
奮力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