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增持中國債券的熱情不減。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債登)3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上月末,境外機構已連續24個月增持境內國債,持有規模升至2.06萬億元,再創新高。盡管2月工作日較少且有春節長假,境外機構當月債券托管量增加仍近千億元人民幣。中債登數據顯示,境外機構投資者2月債券托管量增加957億元,截至2月底,境外機構持有國債總額20605億元,首破2萬億元創紀錄新高,持有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總額30475億元,首破3萬億元。
年初以來,中美10年國債收益率利差不斷縮窄,近期美債收益率飆升更是加劇利差收窄勢頭,目前利差已自年初以來的逾200個基點,縮窄至目前的逾170個基點。數據顯示,2月境外機構在中債登國債托管量增加618億元,持有國債占國債托管量的比重升至10.62%。另外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政策性銀行債余額為9870億元,當月增持300億元。
在美國推出新刺激政策預期及大宗商品漲價的帶動下,10年期美債收益率2月末一度升至1.6%上方的一年來的高位,單月絕對升幅創逾4年來最大,其他主要經濟體長期國債收益率也快速上行,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升至五年來最高。而中國10年國債收益率則繼續穩定在3%-3.3%區間運行。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指出,美國10年期實際利率在2月10日至25日期間走高46個基點,全月漲了32個基點,不排除其在上周突破1.6%后已經見頂,收益率有望在年中走軟至1.3%左右。隨著經濟及通脹回升,下半年收益率逐漸走高,年末及明年3月可能分別漲至約1.45%及1.5%。不過,由于投資者將要消化新通脹數據,長債利率在未來數月料將維持波動。
隨著中美利差的進一步壓縮,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外資加倉人民幣債券的速度可能會放緩,但也不會對人民幣匯率、央行貨幣政策或國內債市產生顯著影響。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覃漢亦指出,落腳到國內,美債加速上行對國內債市的傳導機制是較為間接的。作為全球資產定價錨,10年期美債利率可以近似看成外資參與新興市場股票的機會成本,美債大幅上行往往都對應美元資本在新興市場的劇烈波動。目前來看,國內債市尚沒有一比一跟隨美債利率。一方面,國內央行已經提前收緊,海外對美聯儲提前收緊的擔憂尚未引發國內對加息的擔憂,主流共識也認為國內通脹風險溫和;另一方面,中美利差持續收窄,但仍然較厚。
綜合來看,覃漢認為,短期美債利率加速上行首當其沖的是股市,對中債的傳導機制并不直接,從傳導路徑來看,無論未來美債如何演繹,在國內債市已經先跌一波的情況下,對中債的負面影響都可控。
關鍵詞:
境外
機構
連續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