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10在著陸8分鐘后爆炸。 圖片來源:澎湃影像
美國東部時間3月3日,SpaceX“星艦”原型在得克薩斯州卡梅隆縣第三次挑戰10公里高空測試飛行。SN10升空后安全著陸,這是“星艦”原型高空試飛后首次成功軟著陸,但SN10在著陸8分鐘后爆炸。不銹鋼材質的SN10于美東時間18時15分起飛。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由于“略微保守的高推力限制”,3個小時前的一次發射嘗試在發動機點火后被中止。
與前身SN8和SN9的試飛類似,SN10配備了3臺“猛禽”發動機,上升到大約10公里高度前每臺發動機依次關閉。SN10將推進劑過渡到另一個貯箱,然后再為再入和氣動控制下降調整姿態。
起飛6分多鐘后,SN10著陸在發射臺上,而不像SN8和SN9那樣觸地就爆炸。“我們成功在著陸臺上軟著陸?!盨paceX工程師John Insprucker當天在發射直播中表示, “星艦”SN10完成了一次“美麗的測試飛行”。
但這并非SN10的最終結局。SN10著陸不久后,底部冒出一些火焰。著陸后約8分鐘,SN10底部發生爆炸,在熊熊火焰中,原型機被拋向空中,隨后又墜毀在發射臺上。馬斯克后來在社交媒體上和網友互動時表示,“向SN10致敬,光榮退伍?!?br />馬斯克還在社交媒體上表示,“SpaceX團隊做得很好!總有一天,真正衡量成功的標準,將是‘星艦’飛行成為司空見慣的事?!?br />由“星艦”和超重火箭構成的“星艦”系統是SpaceX下一代完全可重復使用運輸系統。每次發射后,超重火箭可以返回地面。而“星艦”本身也有強大推力,可以靠自己前往火星和月球。
要完善“星艦”,需要不少原型機進行測試。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從SN1開始,每一代原型機都會有一點點改進,至少迭代到SN20,最后實現“星艦”1.0版本。
SN8和SN9分別在去年12月和今年2月開展高空測試飛行,但都在著陸時爆炸。SN8是因為“頭部貯箱壓力過低,導致著陸速度高”而著陸爆炸。SN9是因為在著陸翻轉過程中一臺“猛禽”發動機沒有重新點火,導致SN9高速著陸,在起飛6分多鐘后硬著陸爆炸。
據SpaceNews報道,此前兩次高空試飛都是在讓其中兩臺“猛禽”發動機再次點火工作環節出了問題。按照飛行程序,“猛禽”發動機要在“星艦”原型轉回垂直后重新點火,實施動力著陸。在SN10的著陸嘗試中,SpaceX修改了程序,讓3臺發動機全都重新點火工作,然后根據著陸需要關掉兩臺。
如今SN10已經完成使命。John Insprucker表示,下一枚“星艦”原型SN11已經準備好在不久的將來移至發射臺。
關鍵詞:
原型
這次
軟著陸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