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3月2日消息,“上海聚集了大量中外資跨國企業,但尚未形成嚴格意義上的跨國企業財資中心。建議借鑒國際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作出針對性制度安排,吸引跨國企業在上海設立全球或區域財資中心?!比珖f委員、中國人民銀行上??偛扛敝魅?、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在向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習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的講話指出“要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重要樞紐”,跨國企業財資中心兼顧在岸與離岸,融合產業與金融,是貫徹落實這一指示的最佳切入點和突破口,也是強化上?!八拇蠊δ堋钡闹匾d體。
金鵬輝表示,企業跨國經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產生全球現金與風險管理及人才、資源集中化需求,作為專門機構的財資中心應運而生,主要功能有:現金與流動性管理、營運資本管理、投融資管理、風險管理、金融機構關系管理及決策支持與信息管理。全球財資中心一般設在集團總部所在地,一些規模龐大、經營地域寬廣的跨國企業還會設立區域財資中心,通常設在三個地點,以覆蓋主要時區,如亞太區,歐洲、中東和非洲區以及美洲區。財資中心的資金集聚效應有助于促進當地金融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推動力。為吸引財資中心落戶,新加坡和香港地區推出特定稅收優惠政策,所得稅率分別降至8%和8.25%。
據調研,中資跨國企業的境外財資中心、外資跨國企業的亞太區財資中心大多設在新加坡或香港地區,通過跨境資金池實現與境內資金的有限連通。金鵬輝表示,在全球財資管理中,境內企業更多扮演參與者而非主導者角色。盡管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排名已躍居第三,并正在成為開放的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但尚未成為跨國企業設立財資中心的首選地,主要原因有:一是法規有待完善。各地出臺的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政策僅適用于外資,對“資金運作與管理”的界定范圍偏窄,而跨國企業財資中心既包括外資也包括中資,功能更廣泛。二是稅負相對較高。跨境財資業務涉及主要稅種有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和印花稅,現行稅率分別為25%、6%和0.005%,綜合稅負遠高于新加坡、香港地區。這是企業反映最突出的問題,也是吸引財資中心落戶上海的最大障礙。三是跨境收付不夠自由便利。如跨境資金池有準入門檻、凈流出/入額度、資金用途等限制,集中收付和軋差凈額結算要根據全收全支原則逐筆申報還原數據等。
金鵬輝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三方面的政策建議:一是制定跨國企業財資中心的認定標準。由商務部門牽頭,會同財稅部門、金融管理部門共同制定跨國企業財資中心認定標準,符合條件的財資中心可以享受稅收、金融等優惠政策。上海作為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機構最集中的城市,可率先開展試點。
二是實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安排。對符合條件的財資中心開展的跨境財資業務統一執行10%的所得稅率;免征財資中心貸款利息收入6%的增值稅;免征財資中心貸款合同印花稅;免征財資中心向境外借款支付利息的預提增值稅等。金鵬輝表示,上述安排雖是金融相關稅收的減免,但真正的受益人是實體企業,而且針對的是增量業務,即目前發生在境外、將來轉回到境內的業務,不會導致稅基侵蝕。作為配套措施,建立與業務指標掛鉤的跨境財資業務持續性評估機制,未達到規定標準則不能享受稅收優惠。
三是實現跨境資金自由便利流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符合條件的財資中心給予更多政策支持,可考慮放寬跨境資金池門檻、額度以及使用限制,在跨境資金收付的自由度和便利度方面達到國際通行水平。同時,鼓勵銀行發揮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優勢,為跨國企業財資中心開展離岸結算、跨境投融資、外匯風險對沖等提供全方位、綜合化跨境金融服務。
(原題為《全國政協委員金鵬輝:吸引跨國企業在上海設立財資中心》)
關鍵詞:
全國
政協委員
金鵬
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