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受香港股票印花稅擬上調消息的影響,香港恒生指數跌2.99%,報29718.240點,失守30000點。
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資金通過港股通凈賣出199.6億港元,創下2014年滬港通開通以來最大單日凈賣出紀錄。與此同時,港股成交額達到3530億港元,創下1992年有數據以來的最高額。消息面上,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表示,香港計劃將股票交易印花稅提高至0.13%。
板塊方面,科技股集體重挫,有色、油氣板塊領跌,新經濟概念股大跌,游戲、光伏、生物醫藥股大幅下挫,金融股表現萎靡。
恒生科技指數暴跌5.1%,快手-W(01024.HK)收跌8.6%,美團-W(03690.HK)收跌近7%,京東健康(06618.HK)收跌6.7%。
港交所(00388.HK)跌8.78%,報509.000港元,領跌藍籌股。此前漲勢較好的銅、有色金屬板塊等集體下挫,五礦資源跌超16%領跌,江西銅業股份跌近13%,中國有色礦業跌近12%。國泰君安香港指出,高銅價預計將無法持續。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銅的消費需求并未改善。預計銅價在未來幾個月將會下跌。
匯豐晉信海外投資總監程彧表示,短期來看市場調整主要受港府調升印花稅的影響,但背后主要原因仍是通脹和美債利率。目前港股上市公司基本面依舊向好,如果后續通脹溫和,則港股有望重拾升勢。
程彧分析認為,港股短期大跌一方面是因為港府調升了印花稅利率,另一方面也源自港股前期漲幅較大。據Wind數據,恒生指數自2020年4季度以來,最高漲幅已超過30%,因此市場本身也存在短期回調的壓力。
“但從核心的因素來看,周三的大跌可能是市場對于通脹和美債利率擔憂的一次集中釋放。由于近期大宗商品漲幅驚人,市場開始擔憂2021年的通脹是否會超預期,并由此帶動美債利率上行。如果成真,很可能對港股的估值體系形成壓制。”程彧稱。
海富通滬港深混合基金經理高崢表示,2021年港股市場的最大風險點,還是來自全球經濟復蘇后的通脹壓力。另外,市場仍然擔憂美聯儲的寬松政策能否持續、何時會邊際收緊。“這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影響因素,雖然短期內可能不會出現轉向,后面還是要邊走邊看。”
“相比于過去兩年,今年可能‘賽道’的因素會比較弱,所以對于我們這種均衡配置風格的投資組合來說,并不算特別利空。我們重點還是去精選好公司,有業績兌現能力的好公司,尋找阿爾法的機會。從定期報告看,海富通滬港深的投資組合主要在金融周期、消費醫藥、科技和互聯網三個領域。”高崢說。
關鍵詞:
港股
賣出
200
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