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2月23日消息,在今天(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央部署打贏脫貧攻堅戰以來,各級民政部門堅決扛起兜底保障政治責任,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高質量完成“社會救助兜底脫貧一批”的任務。
一是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民政業務工作。各級民政部門圍繞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全力以赴,持續將政策、項目、資金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有效筑牢兜底保障堅固防線。全國共有19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范圍。全國所有縣(市、區)農村低保標準全部超過國家扶貧標準,納入兜底保障范圍的貧困人口,穩定實現吃穿“兩不愁”。
二是實現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制訂出臺政策措施,健全完善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比如針對重病重殘人員的“單人保”政策以及低保漸退、就業成本扣減等政策);建立健全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困難群眾監測預警機制等。不斷完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人員、殘疾人等福利保障制度。自中央部署打贏脫貧攻堅以來,出臺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政策措施97項,打出系列政策“組合拳”,夯實兜底保障制度基礎。
三是切實加大特殊群體兜底保障力度。完善低保政策,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兜底范圍,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全面落實救助保障政策,確保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流浪乞討人員“應養盡養、應救盡救”;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做到“應補盡補、應助盡助”;積極落實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政策,做到“應幫盡幫、應扶盡扶”。通過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特殊困難群體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有效推動兜底保障工作落到實處。開展“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定期開展數據比對,逐一摸排核實,確保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范圍。將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納入民政重點工作綜合評估項目,加強跟蹤問效。聯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部紀檢監察組,開展為期3年的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有效遏制“漏保”、“錯保”、“關系保”、“人情保”等問題。
五是積極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積極動員引導社會組織、慈善力量、專業社工、志愿者參與脫貧攻堅,使兜底保障有力度,更有溫度。脫貧攻堅以來,全國社會組織共實施扶貧項目超過9萬個,投入各類資金1245億元,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
(原題為《?民政部:“社會救助兜底脫貧一批”的任務已高質量完成》)
關鍵詞:
民政部
社會救助
兜底
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