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在國泰君安君弘APP中展開牛年直播首秀。
“能創階段性新高,但不會是歷史新高。”關于未來股市大勢,黃燕銘給出“一飛但不能沖天”的結論。
關于抱團行情,黃燕銘的判斷是,抱團行情會成為未來常態,但市場會由舊的抱團熱點轉向新的抱團熱點,重點推薦周期抱團股。
“一飛但不能沖天”關于未來股市大勢,黃燕銘給出“一飛但不能沖天”的結論。
黃燕銘解釋稱,“一飛”指大盤還能創出階段性新高,“不能沖天”指的是不能創歷史新高。歷史上,上證綜指最高點6124點,目前A股不可能突破這個點位。
2020年8月至12月,上證綜指持續維持在3100-3500點的橫盤震蕩,黃燕銘當時指出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投資者對國內經濟修復預期往上抬升,另一方面是市場預期中,經濟修復后,國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將收緊,進而對股票市場產生了制約。
這一行情在今年元旦得到突破。黃燕銘認為,這是源于2020年12月中旬以來政策預期發生了比較多的改變,特別是對流動性收緊的預期明顯緩解,打破了橫盤震蕩的格局,帶來市場上漲的動力。元旦之后,大盤上行主要靠的是交易推動。
就春節后行情而言,節后A股市場高位震蕩,大市值藍籌出現了明顯調整,與此同時中小市值股票卻出現上漲。
對此,黃燕銘認為,當前市場出現分歧的本質是分母端的原因,高估值持倉投資者對當前貼現率邊際上升的容忍度正在下降。
但這并不意味著行情就此而終,因為分子端改善的確定性正在上升。美國1.9萬億美元救助規模超預期,海外疫情加速改善,國內服務消費開始復蘇等,疊加流動性“不急轉彎”定調不變,當前商品與股票仍處在共振向上的階段當中,A股市場還會有階段新高。
“但伴隨著市場持續上升的,還有市場的脆弱性也在不斷增加。隨著經濟復蘇加速,通脹風險出現的可能性也在上升。”黃燕銘說。
他認為,不可否認當前市場存在結構性高估,藍籌股泡沫會有一個過程,現在還屬于泡沫形成和推擠過程中。所謂“一飛但不能沖天”的結論便是如此。
黃燕銘也提醒投資者注意,在大盤突破3500點后,隨著人們對熱門行業和熱門公司的預期達到相當高的程度后,分子端和分母端的預期變化能為未來市場上漲帶來的動力實際上正在減弱。
對于流動性預期對市場的影響,黃燕銘稱,流動性未來還將持續邊際收緊的狀態,目前為止關于流動性收緊的預期,在市場上反映得比較充分。因此流動性收緊對未來市場的影響不是特別大。
“新的抱團股重點在周期”對于春節過后抱團股出現的大幅回調,黃燕銘認為,抱團在未來將成為一種常態,當前老的抱團股正在逐步瓦解或者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新的抱團又會逐步形成,“新的抱團股我們認為重點是在周期,所以我們重點推薦周期板塊。”
“從全球資本市場來看,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模式比較類似,往往都從基本面出發,通過盈利和估值的匹配度來進行投資,最終結果就是機構持倉結構會逐步趨同。基金經理都是聰明人,你覺得這些股票好,我也覺得這個股票好,所以大面上來講大家會有一些趨同。”黃燕銘說,隨著A股進入機構時代,抱團也會是一個常態化的現象。
而隨著流動性邊際收緊,市場的核心注意力將從原先的流動性驅動轉向盈利驅動,這就對抱團股形成持續的估值壓力,機構投資者也會再次繼續根據盈利與估值的匹配來選擇和形成新的抱團,“這是在市場本身運行當中客觀的規律。”黃燕銘說。
為何說現在抱團股的重點在周期?黃燕銘認為,此前抱團股主要是醫藥科技,后來變成消費,目前這幾個板塊在預期上已經被打得非常滿,因此接下來重點應該去看周期類的股票。
黃燕銘推薦仍未抱團的績優藍籌。具體而言,他看好全球大宗商品原材料周期。其遠端邏輯受益于海內外經濟增長共振、歐美補庫存,近端邏輯受益于工業品價格上漲,具備較高的賠率和勝率,將成為新的抱團股。具體行業看好有色、石油化工、基礎化工和機械行業。
怎么看待后市大小風格切換?黃燕銘稱,風險偏好處在較低位置時,人們都喜歡去買確定性比較高的股票,即大市值股票。當風險偏好處于非常高的位置時,人們就會去買不確定性比較高的股票,其中大多是小盤股。所以2020年到2021年風險偏好處于極低的位置,大家炒的都是藍籌股。
縱觀中國金融市場的長期發展,黃燕銘認為推動無風險利率下行的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所以對大市值的藍籌股來講,長期來看是一個很大的利好。不會出現高風險特征的講故事沒業績的中小票行情,大小風格不會切換。
關鍵詞:
國泰
君安
大盤
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