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下一步如何發展?后續的貨幣政策如何支持綠色金融產品發展?怎么做好創新發展和防風險工作?在2021年2月9日舉行的國新辦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國際司副司長艾明一一作出回應。
王信表示,央行聯合相關部門不斷完善綠色金融頂層設計,支持綠色金融跨越式發展,初步形成了綠色金融五大支柱。一是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加快構建。二是信息披露要求和金融機構監管不斷強化。三是點面結合,激勵約束機制逐步完善。四是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不斷豐富。五是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日益深化。
中國是全球唯一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國家。截至2020年末,六省(區)九地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綠色貸款余額達2368.3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15.1%,綠色貸款不良率低于銀行業貸款不良率1.6個百分點,連續3個季度保持在0.5%以下;綠色債券余額1350.5億元。
央行表示,下一步將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重大戰略部署,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三大功能,重點推動六方面工作。
一是構建長效機制,完善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的頂層設計。
二是完善綠色金融標準,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碳核算。
三是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構建多層次綠色金融市場體系。
四是防范氣候變化相關金融風險。推動金融機構開展風險評估和壓力測試,強化對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審慎管理。
五是進一步推動地方金融改革創新試點。
六是深化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的氣候治理。
在貨幣政策方面,王信表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會探索實施更多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更加精準的、更低成本的方式,向低碳綠色項目提供支持。
國際合作方面,艾明表示,我國綠色金融市場對海外投資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下一步,央行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統一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準入標準和程序,使境外投資者可以直接或通過其境外托管銀行,委托符合條件的境內托管銀行進行資產托管。我們將繼續完善各項政策和制度,繼續推動相關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開放水平,為國際投資者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投資環境。
在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綠色金融方面,王信表示,在監管方面,金融科技或者說監管科技也大有可為,通過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可以更加精準地發現和應對風險。一方面,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在發展創新型金融工具的過程中,管理和切實防范可能的金融風險。
關鍵詞:
央行
探索
實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