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臨近,偏股型基金的整體加倉行為并未止步,已出現連續小幅加倉的情況。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披露的數據,2月1日至5日,偏股型基金整體小幅加倉1.38%,至65.53%,加倉行為已持續了三周。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0.37%,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上升1.51%,當前倉位分別為85.66%和62.85%。
對此,好買基金指出,整體來看,公募偏股型基金上周小幅加倉,名義調倉與主動調倉方向一致,且主動調倉幅度大于名義調倉。目前,公募偏股基金倉位總體處于歷史高位水平。行業配置方面,交通運輸、家電和電力設備三個板塊被公募基金主動相對大幅加倉,幅度分別為1.87%、1.05%和0.77%;而石油石化、基礎化工和汽車被逐漸主動減持,減倉幅度分別為1.91%、1.80%和1.05%。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被連續兩周加倉的汽車板塊上周遭到偏股基金減持,而石油石化板塊也是持續遭到資金拋售。整體來看,上周,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業與前一周沒有變化,仍然是醫藥、建材和機械,配置倉位分別為5.08%、4.83%和4.12%;基金配置比例居后的三個行業也依然是電力及公用事業、煤炭和房地產,配置倉位分別為0.33%、0.72%和1.03%。距離春節假期休市還有2個交易日,持股還是持幣成為投資者關心的一個問題。
對此,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給出的建議是,持股過節。
“A股方面,2-3月圓弧頂,春節后到‘兩會’區間交易勝率較高,節后A股賺錢效應或有修復,信貸脈沖已提前高位見頂逐漸回落,3月需評估A股中期系統性撤退風險。”魏鳳春認為,結構上,維持2月份風格成長相對占優,推薦成長類電子、計算機、新能源車、醫藥、底倉化工和有色的配置不變。中期隨著“緊貨幣+緊信用”階段確認,食品飲料、家電、銀行過往相對收益占優。
中歐基金則認為,在海外市場潛在波動風險、以及A股當前估值偏高、節前成交額可能下滑的影響下,春節前仍有必要維持組合的防御性。“由于互聯互通開啟后,外資的流入持續增強了A股和海外股市的聯動性;因此在春節期間,海外市場的波動易對A股產生額外的聯動效應。”
中歐基金指出,當前宏觀整體的大方向依然是繁榮:經濟向上,流動性中性偏緊;股市的結構性行情更為明顯,非常類似于2013年、2017年的分化行情。股票和商品依然成為當下超配的方向:股票為尚未修復但處在修復途中的可選消費(電子傳媒、地產產業鏈、汽車、中高端零售和金融),商品為銅、原油等受益于海外需求的品種(也可配置相應的周期類股票)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研究管理部的觀點是,市場層面,節后經濟的復蘇情況是影響市場走勢的重要因素,短期市場的關注點轉向化工等低估值板塊,但從長期看,科技和消費仍然具有良好的投資前景。
關鍵詞:
基金
倉位
連續
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