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下午,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下,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基金會于江蘇省南京市舉辦2022年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大會。永中軟件榮獲大會“愛英之旅先進工作單位”稱號,永中軟件總經理談輝受邀出席活動,與國內產業大咖、骨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行業組織、人才服務機構代表,共商產教、產才深度融合發展之路,共促校企研金合作,賦能人才發展,聚力創新突破。
會上,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姜良致辭,強調了軟件產業和人才培養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并全面介紹了現階段江蘇省軟件領域的發展情況以及戰略部署。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姜良
談輝以《創新信創軟件人才自主培養機制,助力江蘇數字經濟發展》為題作了主旨報告,從信創產業發展使命與機遇、信創軟件人才培養是產業發展第一要素、信創軟件人才自主培養機制與創新,以及信創產才融合發展等多個方面,全面闡釋了創新人才對于推動信創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產才融合具體推進措施及實施方案。
永中軟件總經理談輝
政策強力促動下,信創市場進入黃金期
當前,國際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多重因素疊加影響,維護國家安全面臨更艱巨的任務。《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5年,根本改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科技自主創新這一時代命題,已逐漸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穩定發展的關鍵詞和主旋律,更是保障國家安全的必然舉措。
機構普遍認為,從2023開始至2027年,行業信創將接力黨政信創,從金融行業、運營商、電力行業逐漸向教育、醫療等行業擴散。2021年我國信創產業規模為6886.3億元,伴隨信創相關政策的持續推出及大規模行業信創招標,黨政、行業、國央企形成放量共振,預計2025年信創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一路走來,永中軟件見證信創產業的誕生、興起與興盛的同時,也在持續不懈地深耕研發屬于中國人自己的辦公軟件。
談輝介紹道,永中軟件自主開發1600萬行源代碼,取得了產品從無到有,從能用到好用的階段性成果,搭建起了辦公軟件產品及服務全鏈條式生態體系。為迎合挖掘市場需求,永中軟件突破行業技術瓶頸,獨創應用集成、數據集成、文件集成、科教面板等文檔處理能力,廣泛涉足辦公軟件相關領域,填補了行業多項空白,獨立承擔多項國家、省市重大專項,成為國內唯一實現流版一體化的企業。永中軟件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藍海之路,身體力行發揮著作為我國辦公軟件領域信創生態建設主力軍的模范作用。
創新軟件人才培養,支撐信創產業持續發展
產業發展,人才先行。具備出眾信創基因及育人沃土的永中軟件,在立足國產辦公軟件和政企數字信息化,做好企業本身的同時,高度關注信創人才培養與輸出問題,積極探索信創人才培養機制。談輝強調,信創軟件人才培養是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素,人才培養是信創產業發展的根本和源動力,能否及時吸納培養人才,關系到信創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持續強化產才融合
近年來,永中軟件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眾多國內知名學府、教育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攜手探索產學研用新模式。2020年,永中軟件牽頭與百度、江南大學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共同承擔國家高質量發展重大專項“智能辦公軟件”課題。永中軟件還成立了永中人工智能研究院,接納師生到公司學習和交流,將教學融入實際應用場景中。
2、產教結合落地成文
根據專才培養需求,永中軟件自主編撰了《永中Office辦公應用一本通》,并配套大量技巧視頻演示課程。公司針對專項課程,特邀教育專家、高校老師共同編撰相應教材,與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教培委合編教材《計算機文化教程》,為各大院校和計算機職業技術培訓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3、建立人才培訓體系
永中軟件擁有完整的培訓認證體系,提供原廠認證工程師證書,已入選工信部教育與考試中心2022年17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人才考試評價機構之一,具備《信創辦公軟件應用工程師(中級)》證書考評能力。目前,永中學院累計培訓87000人,其中技術服務認證證書發放19320人。
活動中,談輝還參加了“2022江蘇省信創產業人才圖譜(公開)”的正式發布儀式,并為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基金會優秀志愿者頒獎。談輝表示,為大力推進人才強省戰略,永中軟件將與更多高校、教育組織持續推進產才融合,探索信創軟件人才的自主培養模式,打通需求、學科、課程、教材、崗位等全鏈條節點,加快學科結構調整和專業知識體系重塑,精準對接市場供需,為江蘇乃至全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培養輸送智力資源,聚力筑造人才創新發展新高地。
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基金會簡介
江蘇軟件產業人才發展基金會是由江蘇省人才工作有關部門、省骨干軟件企業和有關高等院校共同參與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提供專家服務、人才供需、政策服務、產業咨詢規劃等,形成在全國領先的高質量軟件和互聯網產業創新人才服務支撐體系,有力推動全省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