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阿斯頓大學的科學團隊調查分析,基于英國所有醫療保險統計數據發現35%的尿路感染都是由于手術后輸尿導管而導致的。不過科學團隊使用了特殊的抗菌玻璃,能夠有效的降低這個數字。
一個典型基于輸尿管的尿液收集系統,通常使用外科手術的方式將軟管連接到患者的膀胱中,并將其連接到一個袋子中。而問題的關鍵在于細菌會在袋子內部繁殖,然后隨著這個輸尿導管進入到膀胱,從而產生問題。由此產生的尿路感染(UTI)可能很難用抗生素治療,有時甚至導致敗血癥。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阿斯頓研究人員開始生產由磷酸鹽玻璃制成的細棒,該細棒上涂有氧化鋅(以其抗菌特性而聞名)。然后將這些棒切成小玻璃片,然后將其放入含有細菌的培養皿中。
由于氧化鋅在玻璃中緩慢溶解,因此可以在24小時內徹底根除所有大腸桿菌細菌,并減少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的數量。另外,顯示氧化鋅對組成膀胱壁的細胞沒有任何有害作用。
現在希望將裝有處理過的玻璃的藥筒插入導管中,殺死有害細菌,同時仍允許尿液通過。
首席科學家理查德⋅馬丁博士說:“對于需要導管的患者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在住院期間,患導管的患者患尿道炎的風險降低了。” “這對于醫療系統也有好處,它可以節省與這些感染相關的數百萬美元的費用。”
關于這項研究的論文最近發表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雜志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