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為5G自動駕駛示范應用提供專業的服務的公共平臺16日在重慶啟動。圖為活動現場。 鐘欣 攝
國內首個為5G自動駕駛示范應用提供專業服務的公共平臺16日在重慶啟動。該平臺將在完成5G網絡建設基礎上,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開發提供基礎場景開發、運營等系列服務。
據了解,首個5G自動駕駛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中國信科集團大唐移動通訊設備有限公司聯合打造。三方企業將結合各自在通信、汽車、互聯網方面的優勢,利用基于蜂窩技術的車聯網通信、天翼云MEC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眾多自動駕駛實際應用,為國內5G自動駕駛積累相關數據。
對于自動駕駛而言,信息傳輸速度和響應時間是影響落地應用的重要因素。相比4G網絡,5G網絡峰值速率提升在20倍以上。由于具備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和超大接入量等特點,5G通訊也被認為將大幅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進程。
“舉個例子,在現有4G網絡時延條件之下,時速100公里的汽車,從發現障礙到啟動制動系統仍需要至少移動1.4米。但在使用5G通訊網絡的情況下,這一數字只有3厘米左右。”中國電信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尹遠表示,5G條件下,遇到緊急情況時汽車有足夠的時間剎車或者變道,避免事故發生。
據悉,5G自動駕駛應用示范公共服務平臺未來將在重慶大足區、兩江新區等地建設完全覆蓋5G網絡的封閉試驗場、半封閉試驗場、開放道路3種應用示范區域。在示范區域內,將有危險場景預警、連續信號燈下的綠波通行、路側智能感知、高精度地圖下載、5G視頻直播和基于5G的車輛遠程控制6種應用場景。
“重慶是全國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也是國內首批5G應用示范城市,在發展基于5G技術條件下的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中國汽研副總經理周舟表示,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重慶的道路測試更具開放性,其地形地貌能夠覆蓋全球85%以上交通場景及環境,是進行自動駕駛路測的理想城市。
“平臺爭取年內完成第一階段的建設和運營,實現首批基于5G的自動駕駛落地。”周舟說。(韓璐 劉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