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媒體報道,臺灣瀚昱能源宣布將在今年底向汽車廠商交付3D固態(tài)激光雷達SoC芯片(HYCA2)的首款A樣。同時,批量供應將在2019年上半年開始,用于ADAS及自動駕駛。
激光雷達元器件的專用芯片化設計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同時,高分辨率、長探測距離、車規(guī)級適配及隱藏式設計都在成為各家廠商力爭要素。
HYCA2采用了瀚昱能源的SP信號處理算法,能夠提供諸如距離、位置及回波強度等激光雷達原始數據。同時提供的HYCA2評估套件可供未來的汽車合作伙伴,以應對應用需求。工具包包含:一個集成HYCA2?SoC的全功能固態(tài)激光雷達單元,雷達信號處理軟件,促進評估和應用開發(fā)的附加軟件。
此外,為了能夠加快合作伙伴的開發(fā)進度,瀚昱能源總經理林健峰博士提出合作伙伴共同開發(fā)計劃,將可以為產品開發(fā)提供包括激光器、探測器等在內的核心零部件,并提供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今年初,瀚昱能源宣布與虛擬模型設計公司OPTIS合作,利用OPTIS的光學仿真工具為客戶提供自動駕駛汽車仿真工具,可虛擬再現(xiàn)自動駕駛汽車激光雷達在現(xiàn)實中的應用,減少和消除真實測試的昂貴費用和系統(tǒng)風險,縮短上市時間。
瀚昱的商業(yè)模式是向汽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提供激光雷達模塊及內置瀚昱SOC的相關專利技術,并與其研發(fā)定制化的固態(tài)激光雷達產品,滿足不同車企的設計規(guī)格要求。
瀚昱并非是要提供激光雷達產品,而是要提供固態(tài)激光雷達的關鍵元件之一:信號處理集成電路(SoC芯片)。此前瀚昱宣布與國際三大廠家麥格納、德爾福、馬瑞利,全球第一大光電元件廠家歐司朗,大型混合信號半導體廠家IDT等進行策略合作協(xié)議。
瀚昱自稱具備系統(tǒng)開發(fā)和集成商在研發(fā)激光雷達應用時對傳感器的主要需求:小尺寸、低成本、低功耗、可靠性高、堅固耐用、適應性強。根據此前發(fā)布的信息,瀚昱 SOC的目標是做到每秒可從近13億個采樣中生成24.5萬個數字化波形及大量的基于樣本的算術運算。基于信號處理算法,可對該類波形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其每秒運行數量將超過250億次。
目前,兩代SOC的性能規(guī)劃如下:
1、瀚昱能源 HYCA2性能指標:
每秒8億個采樣,每秒高達1400個波形,支持Flash,適用于中短距離應用(175米車輛測距和50米行人測距);2019年量產。
2、瀚昱能源 HYCA3性能指標:
每秒13億個采樣,每秒高達24.5萬個波形,支持Flash和MEMS光束控制,適用于中長距離應用(300米車輛測距和100米行人測距);今年底提供工程樣件,2020年量產。
2017年,F(xiàn)CA旗下零部件公司瑪涅蒂·馬瑞利(Magneti Marelli)宣布雙方已經進入了技術和商務合作階段,協(xié)議將共同研發(fā)自動駕駛汽車激光雷達系統(tǒng),并將整合到汽車的照明設備當中,向全球車企供應。
馬瑞利此前就已經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展開了對電子和照明技術的探索,其推出的“Smart Corner”解決方案,就是利用汽車照明系統(tǒng)的位置來安裝自動駕駛傳感器,通過在汽車大燈和尾燈上整合了固態(tài)電子激光雷達、攝像頭、雷達,超聲波傳感器等。
而另一家公司股東德爾福此前宣布,雙方將聯(lián)手開發(fā)一款低成本的角向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用于車輛四角的激光雷達傳感解決方案提供了合理的物體辨識能力與探測距離。【環(huán)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