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消息,聯合國藥物管制署的調查顯示,每年全球進行了價值2萬億美元的非法交易,花旗銀行、JP摩根等大型金融機構默許了這一非法生態。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加密貨幣的主要用途是洗錢和非法交易,因其“點對點”的特性,缺乏審查和監督,許多非法交易通過加密貨幣進行。那么,中心化、強監管的銀行是否足夠合法安全?其實,現代銀行業也縱容了眾多非法交易。聯合國藥物管制署的調查指出,花旗銀行、JP摩根、ING、德意志銀行等歐美眾多金融機構也參與了其中。
美國花旗銀行
花旗銀行總部位于紐約曼哈頓,是美國第三大銀行。其旗下的Banamex US銀行從2007年-2012年,因幫助客戶從美國向墨西哥匯款,對反洗錢的管理不足,2015年被美國政府罰款2.4億美元。
JP摩根
2014年,美國政府公布,華爾街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騙子BernardLawrenceMadoff使用該銀行的賬戶,共計處理了650億美元的非法收入。該銀行,因長期無視這些行為,被政府罰款20.5億美元。
匯豐銀行
匯豐銀行在2012年,對于墨西哥匯入的6700億美元并沒有盡心足夠的審查,而被當局進行調查。最終與政府達成和解,支付了20億美元罰款,實際上,該銀行為中南美各國的洗錢以及毒品交易提供了便利。
加密貨幣并非主力
一直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加密貨幣的主要用途是洗錢。但事實上,使用加密貨幣進行的非法金融活動已經減少了很多。美國緝毒局(DEA)的知情人士透露,在2013年,比特幣交易的90%均為非法交易,而到了2018年,這一數據已經下降到了10%,目前絕大多數的比特幣交易都是投資與投機性交易。
當然,monero和zcash因其匿名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應用,但是DEA透露,考慮到monero和zcash的流動性不足,目前發現的非法交易的絕大多數還是通過比特幣進行。
比特幣當今的交易量不過每日50億美元左右,即使其中10%均為非法交易,每年也不過千余億美元。日本警察廳的一部分報告也顯示,2017年報告的洗錢案件中,涉及加密貨幣的比例僅為0.17%。與傳統機構相比,目前通過加密貨幣進行非法交易的數額并非很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