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30 日消息,根據洛圖科技(RUNTO)《中國智能音箱零售市場月度追蹤(China Smart Speakers Retail Market Monthly Tracker)》報告,2022 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 2631 萬臺,同比下降 28%;市場銷售額為 75.3 億元,同比下降 25%。
該研究報告稱,在經歷了三年極速狂奔期和兩年大疫調整期后,智能音箱已完成初輪用戶普及。2022 年,在從業者的長期擔憂和預判下,終于從“過高期望的峰值”落入了低谷期。
競爭:市場活性低,集中度高,玩家減少
真正的智能音箱多數是大公司在做,份額也自然盡數掌握在少數大公司手上。自 2019 年起,中國市場 TOP3 品牌的合計份額就維持在 90% 以上。
IT之家了解到,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百度、小米、天貓精靈、華為位居前四,合計份額達到 96.5%,較去年上漲 0.8 個百分點。
細分來看,本年度無一品牌銷量突破千萬量級,TOP4 更是都出現了 20% 以上的大幅下滑。
百度以 35% 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銷售渠道方面,百度加強線下布局,與運營商的良好合作為其保證了穩定流量;產品方面,百度新上市的 5 款產品均為智能屏,并在重點產品上推出育兒版、健康版等細分場景,為不同的人群定制功能。
小米(含紅米)位列第二,份額為 31 %。銷售渠道方面,其京東平臺和線下門店貢獻較大;產品方面,在全屋智能戰略下,小米發布了兩款搭載 MIUI Home 智能家庭中控系統的家庭屏產品,隨著產品智能家居屬性的增強,帶來了一定增量。
天貓精靈份額為 27%,在 TOP4 品牌中銷量降幅最大。天貓精靈在內部的定位從尖刀型產品降級為阿里智能互聯業務的組成部分之一,策略重心也發生轉變,從銷售硬件產品轉向開放生態服務。產品方面,天貓精靈在當年推出了 5 款新品,包括一款平價產品,兩款高音質音箱和兩款屏幕音箱,但百元以下產品仍是其主力。
華為排名第四,份額為 4%。華為繼續在執行高端化的音質產品路線,發布了兩款 Sound 系列新品,在 600 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排名第二。但整體市場中的長期低市占率以及背后的高成本,仍然是華為接下來要面對的艱難命題。
四大巨頭在確定市場地位的同時,也建立起了較高的行業壁壘。智能音箱市場的新進入者持續減少,甚至陸續有企業退出。報告顯示,中國智能音箱在售品牌從 2020 年的 43 個減少到了 2022 年的 27 個。
產品:屏幕之于音箱的必要性迷思
線上數據顯示,2022 年屏幕音箱市場份額為 22.3%,較去年下降 1.1 個百分點。
屏幕在智能音箱市場的滲透率從 2020 年開始,長期維持在 20%-25% 之間波動。一定程度上,這也折射了屏幕之于音箱必要性的迷思。從產品形態上,屏幕音箱既像小型智能電視,又像平板電腦 ,看似具備強大的綜合能力;從產品體驗上,主流帶屏智能音箱的顯示效果、信息量遠不及電視,在軟件生態上更無法與平板電腦相比;從使用場景上,疫情后隨著線上教學的展開,主流廠商曾嘗試探索教育屏,也很快因學習平板、學習一體機的崛起而陷入停滯。
2022 年,8 英寸仍然是市場的主流尺寸,在屏幕音箱中的占比達到 35.0%,但較去年下降 1.7 個百分點;10 英寸及以上產品份額達到 17.9%,較去年增長 3.6 個百分點。
全年的平均尺寸為 7.4 英寸。直至年末,市場開始看到更大尺寸的方向可能性。11 月,百度發布了 15.6 英寸的自由屏。12 月,天貓精靈推出一款配備 21.5 英寸屏幕的歌詞音箱。
產品:高音質是確定性的增長點
智能音箱終究開始呈現回歸“音箱”屬性的趨勢,高音質成為近年來市場新的增長點。除哈曼卡頓、馬歇爾等傳統音箱廠商外,華為、小米、天貓精靈均展開布局。2022 年在售機型數量達到 25 個,年度新品中有 6 款為高音質音箱。
企業的入局和上市產品的增多,開始逐漸拉動市場份額上漲。線上數據顯示,2022 年,高音質音箱銷量占比達到 3.7%,較去年上漲 1.5 個百分點。
預測:智能音箱的未來在哪里?
疫情防控的放松將對消費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正向的影響最快在明年,甚至是第二季度才能看到。只是核心點在于,智能音箱的客單價并不高,消費環境回溫對該品類的刺激可能相對有限。更重要的是,在無顛覆性產品變革之前,消費者嘗鮮和換新的購買動力依然不足。因此,中國智能音箱行業仍面臨著較大的發展壓力。
有一則利好消息,2022 年 11 月 Matter 1.0 發布,這一涉及插座、門鎖、照明、網關、應用程序等國際標準正式面世,目前已有數百款設備獲得認證和正在接受認證,其中不乏蘋果、谷歌等行業巨頭,不同廠商的智能設備正在努力互通互聯,智能音箱或許具備先發優勢。
市場規模方面,報告預測,2023 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將達到 2715 萬臺,同比 2022 年微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