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值得注意是,《指導意見》中兩次提及保險業。
具體而言,一方面允許有實力有條件的互聯網平臺申請保險兼業代理資質;另一方面鼓勵平臺通過購買保險產品分散風險,更好保障各方權益。同時,《指導意見》表示,相關具體工作由各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別負責。
對欲求“左手流量,右手保險”的互聯網平臺來說,《指導意見》的公布意味著其可通過獲得保險兼業代理資格,拿到保險業入場券。
保險兼業代理資格開閘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保險中介集團公司5家,全國性保險代理公司240家,區域性保險代理公司1550家,保險經紀公司499家,已備案保險公估公司353家,個人保險代理人871萬人,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代理網點22萬余家。
目前,互聯網平臺涉足保險業務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參股保險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保險代理牌照或保險經紀牌照等。相比參股保險公司,多家互聯網平臺已通過直接發起設立、通過全資子公司發起設立或收購牌照等方式,獲得開展保險業務資格。
《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BATJ外,美團、途牛、小米、蘇寧、國美、同花順、新浪、今日頭條等多家互聯網平臺都已獲得保險中介牌照。其中,蘇寧旗下的蘇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高,達1.2億元。
相比保險代理牌照或保險經紀牌照關于注冊資本、股東、高管人員等方面的要求,原保監會發布的《保險兼業代理管理暫行辦法》(保監發[2000]144號)顯示,申請保險兼業代理資格只需具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同經營主業直接相關的一定規模的保險代理業務來源;固定的營業場所;在其營業場所直接代理保險業務的便利條件。
網絡互助業務或迎轉型潮
不過,后續《保險兼業代理管理暫行辦法》或將修改。今年上半年多家公司因保險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被依法注銷《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并要求立即停止經營保險代理業務。
此前有被注銷《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的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保險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原因是收到監管方面的反饋,保險兼業代理業務相關政策或將進行調整,對于許可證已過期的機構重新提交恢復申請的時間和材料等,還需要等待具體通知。
今年6月,銀保監會曾向保險中介機構下發《保險中介行政許可及備案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將保險代理、保險經紀、保險公估三個主體準入規定進行了統一整合,同時加強了對申請人的管理,并以負面清單形式提高高管準入門檻,嚴把“入口”。
而《指導意見》的公布對保險中介牌照價格是否會產生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指導意見》對保險中介牌照價格影響不大,因為很多大的互聯網平臺都已經拿到了保險牌照。
王向楠認為,此次《指導意見》主要反映了鼓勵互聯網與保險合作的政策基調,預示著今后將有更多的互聯網平臺獲得銷售更多種類保險產品的資格,這對原有提供簡單保險產品的代理人可能會有一定沖擊。此外,“網絡互助”等類保險業務,未來可能定位于互聯網平臺的兼業代理業務,并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這對經營同類業務的、除互聯網平臺外的保險中介牌照的價值有負面影響。
實習記者 楊崇 記者 鄭利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