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在參加國新辦吹風會時表示,央行始終將個人信息保護作為我國征信監管的重中之重,通過組織開展征信亂象專項治理,嚴厲打擊惡意競爭、倒賣征信數據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朱鶴新表示,我國征信體系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中國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征信系統,在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促進金融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
目前,征信系統累計收錄9.9億自然人、259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有關信息,個人和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量分別達550萬次和30萬次。根據商業銀行反映,征信數據已深度嵌入其風險管理流程中。
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信用信息指數”是其中一項重要的評價指標。2007年我國信用信息指數僅為3分。隨著征信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我國信用信息指數已經連續三年達到滿分8分,領先于部分發達國家。
第二,征信系統通過廣泛的信息共享,有效緩解金融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難題,提升了小微與民營企業融資的便利程度,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企業征信系統中53%為小微企業。其建立的動產融資登記公示系統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也主要是為小微與民營企業融資提供服務。
二是市場化企業征信機構創新小微企業征信服務模式,探索利用貸前替代數據幫助銀行多維度判斷小微企業信用狀況,許多銀行據此發放免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
三是人民銀行推動地方建立中小微企業信用數據庫,補足征信服務短板。目前累計為260多萬戶中小微企業建立信用檔案,其中約55萬戶獲得信貸支持,貸款余額達11萬億元。
第三,央行始終將個人信息保護作為我國征信監管的重中之重,通過一系列政策和監管組合拳,筑牢征信信息安全防線。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提高對征信信息安全工作的認識;
二是從業務、技術和管理上明確征信信息保護的監管職責;
三是增強征信系統的技術防范措施,從技術上杜絕違規查詢征信信息等問題;
四是組織開展征信亂象專項治理,嚴厲打擊惡意競爭、倒賣征信數據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五是暢通征信維權渠道,為信息主體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便利;
六是加大征信宣傳教育力度,幫助公眾增強征信信息安全意識,減少個人信息泄露的源頭。
第四,按照國家金融對外開放戰略部署,堅定不移推進我國征信業對外開放,豐富市場主體、創新征信產品、激發市場活力,推動我國征信業高質量發展。
朱鶴新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穩妥有序推動企業征信市場和信用評級市場對外開放,美國鄧白氏、英國益博睿等國際企業征信巨頭在華設立的子公司,以及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已獲準在中國開展業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