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華盛頓郵報》與隱私保護公司聯合測試發現,許多iOS應用會利用系統“允許后臺應用刷新”的功能發送用戶數據、隱私。
iPhone的后臺應用刷新(background app refresh)功能是默認打開的。《華盛頓郵報》在測試中發現,一些iOS應用會利用這項功能向第三方發送用戶數據。
這些應用會發送手機號碼、電子郵箱、地理定位等等信息,其中包括微軟OneDrive、Mint、Nike、Spotify、The Weather Channel、DoorDash、Yelp、Citizen甚至《華盛頓郵報》自己的iOS應用。
在持續一周的測試中,隱私保護公司Disconnect總共發現5400個追蹤器(trackers)追蹤用戶數據,多數都在應用內,即使在用戶睡覺時也會發送用戶數據。
Disconnect表示,這些追蹤器會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發送1.5GB用戶數據。
并非所有數據收集都是惡意行為,應用開發者會利用這些追蹤器研究用戶行為,比如點擊或觀看什么。不想被收集數據的用戶可關閉后臺應用刷新的功能。
外媒文章稱,蘋果一直標榜重視隱私,號稱“你的iPhone上發生的事都留在你的iPhone上”(What happens on your iPhone, stays on your iPhone),但蘋果做得并不夠。比如,如果應用開發者使用第三方追蹤器(third-party trackers),蘋果應當要求該應用標明這一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