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11日舉行記者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就“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對于群眾關心的疫苗監管、整治保健品市場亂象、打擊網絡售假行為等問題,監管部門進行了詳細回應。
針對疫苗監管工作,焦紅表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正在推進建立疫苗監管的長效機制,并采取了多方面舉措。比如,在疫苗監管方面,重點督促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部門的監管責任。在疫苗監管方面,重點督促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部門的監管責任。
建立疫苗監管長效機制
近期,長春長生問題疫苗、江蘇過期脊灰疫苗等事件的發生,引發大眾對疫苗的強烈關注。焦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正在推進建立疫苗監管的長效機制。我國疫苗總體評價應該是安全的,“我們的群眾也好、媒體也好,應該對疫苗有信心。”
在建立長效機制方面,《疫苗管理法(草案)》已明確提出有針對性地對疫苗實行最嚴格的監管。對疫苗的研制、生產、流通、預防接種全過程,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對疫苗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嚴厲查處,對監管的失職瀆職行為,也要嚴肅問責。
焦紅表示,目前,《疫苗管理法(草案)》已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圍繞進一步做好疫苗監管工作,我們也在修訂《藥品管理法》相關內容。目前,正在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制定相關配套規章和制度,為法律的實施做好準備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監管,焦紅表示,將重點落實兩個責任:督促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和落實部門的監管責任。作為疫苗生產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產品安全追溯體系,落實疫苗產品風險報告制度,保證疫苗產品質量。作為監管部門,要進一步明晰監管部門的事權和監管責任,進一步強化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生產企業的現場檢查。國家藥監局將在屬地管理的基礎上,強化巡查和抽查,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要嚴肅查處。
在疫苗監管的專業技術方面,焦紅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疫苗批簽發制度,更加強調疫苗的批簽發與現場檢查相結合;要進一步提高疫苗批簽發的能力和水平,通過與現場檢查的結合,進一步督促和指導企業提高對產品風險管控的能力。要進一步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建立國家和省兩級專職檢查員隊伍,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公眾的健康,讓公眾對我國的疫苗更加有信心。
加大懲處網絡售假力度
近期,“權健”事件折射出保健品市場亂象。為此,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于1月聯合開展了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張茅表示,從今年1月8日起,13部門開展聯合整治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效果。到3月1日,一共立案4865件,案值達到51.7億元。
“我們提出的是百日整治行動,但整治工作不會局限于百日,必須長期進行,同時要加強科普宣傳,要改革現在的保健品注冊制度。更多地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張茅說:“將來改革的目標就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擴大企業自我聲明的范圍。這個食品對身體有什么樣的好處,由市場來檢驗,由消費者來檢驗,減少政府的鑒定。”
除保健食品外,一些保健用品的功效也很難鑒定。張茅舉例說,例如保健鞋墊有怎樣的保健功效,還沒有科學的評價標準。所以,針對這種宣傳要從廣告法等法律法規的角度進行嚴格限制,必須要依法宣傳,不能夸大宣傳。對于造成危害的要依法進行懲處。同時,特別要加強科普宣傳,使消費者科學認知。
針對網購存在的問題,張茅表示,據反映,網絡購物有假冒偽劣、送貨不及時等問題。網絡交易存在著一些特殊性,比如時空分離,采購的產品不在本地,“海淘”也不在國內,消費者在購物之前,接觸不到實物。另外,運輸傳遞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所以,解決問題的難度和監管難度很大。
對此,張茅指出,市場監管總局要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堅持以網管網,充分發揮大數據等新技術的作用,發揮好第三方平臺的主體作用,落實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目前,包括“七天無理由退貨”等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措施已取得明顯成效,甚至有企業作出了“三十天無理由退貨”的承諾。這實際上是雙贏,消費者利益得到了保護,企業的信譽、聲譽也得到了提高。
對于假海淘、壟斷、假冒偽劣等方面的問題,張茅表示,要加大懲處力度,線上線下用同一個標準,嚴格監管、嚴厲懲罰。同時,也鼓勵電商經營者和平臺自律守信,這樣才能順利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