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人工智能、電子競技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新職業也層出不窮。記者注意到,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表示,擬發布15個新職業,里面既有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也有電子競技員。公示期為2019年1月25日至1月31日。
對此,智聯招聘重慶市場與用戶增長部經理范靜認為,這些職業一旦評審通過,或將促進相關產業培訓的行業發展,同時相關專業也會獲得更多關注。
小伙伴們看看,有你感興趣的職業嗎?詳見↓
記者看到,這些新職業大多來自目前比較新興和熱門的行業。
其中,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被定義為,從事與人工智能相關算法、深度學習等多種技術的分析、研究、開發,并對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設計、優化、運維、管理和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
電子競技運營師定義為,在電競產業從事組織活動及內容運營的人員。
電子競技員定義為,從事不同類型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
此外,還有與我們目前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比如,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工,就是專門從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設施施工、大修、維修及巡檢的人員。
智聯招聘重慶市場與用戶增長部經理范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可以看成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她稱,以人工智能為例,隨著行業的發展求才若渴。此外,電競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也獲得越來越多來自主流的聲音。
記者注意到,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中顯示,截至2018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達到1011家。數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但在產業真正實現大爆發之前,有一個困境正在出現,就是“AI人才荒”。
此外,再看電競行業,目前中國的電競用戶已超過兩億,電競體育文化娛樂產業極具價值潛力,更面臨巨大的人才缺口,極大限制了行業發展。騰訊電競統計數據顯示,電競行業的現有從業者僅5萬人,崗位空缺則已高達26萬,到2020年缺口將擴大至50萬。
“在以往,為解決一些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是經常被采用的合作模式。”范靜認為,倘若本次新職業評審材料通過,或將促進相關產業培訓的行業發展,同時相關專業也會獲得更多關注。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談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