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騰訊集團副總裁林璟驊在2018萬達商業年會現場發表主題演講,并分享與行業合作伙伴的階段性成果案例。他表示,作為打通智慧零售“一樓”與“二樓”的橋梁,騰訊的定位與角色依然是輔助者與工具提供者,通過洞察、流量、體驗三大策略,驅動零售行業全面擁抱線上線下一體化。
第三次數字化機遇正當時
在林璟驊看來,在歷經搜索、平臺電商兩次數字化機遇之后,移動社交是互聯網與零售商的第三次 “親密接觸”。 在移動社交的時代下,用戶與品牌線上線下多觸點、人貨全時互動成為重要特征,零售商不必受限于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要思考消費者離開實體店之后如何維持實時連接。
“智慧零售二樓”助力人貨互動
林璟驊指出,在移動社交時代,智慧零售應有“兩層樓”。 “線下一樓”,通過掃碼購、人臉支付、IP體驗等多種方式,運用智能科技打造獨特體驗;“智慧零售二樓”集合線上商城、消息矩陣觸達、精準營銷、會員權益等,通過融通數據,精耕流量提升運營效率,最終為消費者供個性化體驗。
目前,騰訊全面開放移動支付、企業微信、小程序、社交廣告、云、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七種工具,全力助力合作伙伴從“線下一樓”向“二樓”的數字化延伸。
三大策略攻破線上線下一體化
如何打破線上線下之間看似厚重的邊界墻?洞察、流量、體驗三大策略,正在構筑騰訊在智慧零售領域的護城河。一方面,以小程序為中心,讓商家擁有精耕流量的自留地;另一方面,通過精準的渠道與精制的內容進行溝通,提升購物體驗及轉化。
林璟驊還帶來了幾組值得零售商關注數據——萬達廣場通過微信小程序在短時間內實現2000萬會員沉淀,優惠券核銷率超過50%,商場店鋪客流提升30-50%;在流量運營方面,佰草集打出三種消費者互動模式組合拳精耕流量,顧客入群率達50%、活躍互動消費者年復購頻次上升約50%;綾致集團利用顧客營銷小程序WeMall,實現最高15%銷售增量,其中85%銷售來自朋友圈,11%的銷售發生在店鋪關閉后。
做好“水電煤”與“工具箱”
在談及與零售伙伴的合作模式時,林璟驊表示,騰訊尊重每一個品牌的獨特基因,在探索智慧零售的過程中,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打磨、摸索和投入,支持商家自立與可持續發展。
“騰訊愿意為零售行業數字化升級提供基礎設施與驅動力。”林璟驊最后強調到:“與零售商共生共贏,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移動社交零售新生態,是騰訊一直堅持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