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
-
英特爾i7-10810U評測出爐:6核12線程 最高頻率達到了4.9GHz
首先,外媒表示戴爾 Latitude 9510 筆記本并不能完全發揮出這款的處理器的全部性能,但在 Cinebench R20 多核測試中仍舊超過了i7-10710U 。如上圖所示,戴爾Latitude 9510 的i7-10810U Cinebench R20 多核跑分為
-
ROG推出68鍵迷你鍵盤 自帶的觸控條可用來調節音量
ROG Falchion 還提供了 “交互式觸摸面板”,本質上是一個電容條,可以用作音量調節。ROG Falchion 是一款無線鍵盤,采用 2 4 G 連接,官方稱響應時間為 1 毫秒。續航方面,官方稱在充滿電的情況
-
外媒稱AMD將推出三款Ryzen 4000系列桌面APU 采用AM4接口
外媒表示,AMD 將推出三款 Ryzen 4000 系列桌面 APU,采用 AM4 接口,最高可達 8 核 16 線程。外媒表示,旗艦型號 Ryzen 7 4700G 為 3 6 GHz-4 4 GHz,12MB 總緩存,核顯為 Vega 8(512 流處理器),GPU 頻率為 2 1 GHz
-
消息稱三星5nm EUV工藝面臨良品率低的問題 高通驍龍875G或受影響
在三星 2020 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該公司曾宣布將在 2020 年第二季度末開始量產 5 nm 芯片。不過,該公司是否已經成功做到了這一點,目前還沒有任何報道。曾有多篇報道稱,Galaxy Note 20
-
微軟公布《飛行模擬器》PC版配置要求:最低規格為Ryzen 3 1200處理器
微軟官方稱,這次的飛行模擬2020有諸多之前沒有的特點,旨在打造最為真實的飛機駕駛,逼真的景觀:有超過過15億建筑,2萬億棵樹、山川、河流、道路等,除了使用來自必應地圖的數據之外
-
智微智能推出OPS-C可插拔電腦模塊 采用雙風扇設計
OPS-C 是 Open Pluggable Specification-China 的簡稱,是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開放式可插拔規范。OPS-C 電腦通過 80 針腳 JAE 插頭和設備插座接口連接,具有易拆易裝、易升級、易部署、連線少、節能省電
-
華為發布全新5G AR企業路由器 全系支持SD-WAN
5G 天然具備免布線的優勢,華為5G AR 設備支持即插即用,不需要專業人員配置,一張 SIM 就能快速接入網絡。智能策略推薦,根據各行業場景,選擇帶寬優先、體驗優先等網絡意圖,系統自動推
-
中國電子長城智能制造(山西)基地投產 年產國產計算機整機將達100萬臺
山西長城 “智能云”工廠從開工到建成投產用時不到 4 個月,成為中國長城簽約最快、落地最快的制造基地建設項目。工廠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現高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和制造理
-
消息稱AMD Zen 3處理器具有Zen 2處理器120%以上的單線程整數運算性能
與 Rome 相比,米蘭處理器的單線程整數運算效率要高 20%以上,在 32 個核心的工作環境中高 20%,在 64 核心工作負載壓力下高 10%至 15%。而此前有傳言稱 Zen 3 處理器浮點性能將提升 50%,但 Adoredtv
-
美光啟動技術賦能計劃 將助力業界釋放下一代數據密集型應用的價值
美光科技表示,這項項賦能計劃將助力業界釋放下一代數據密集型應用的價值。與美光一起加入 DDR5 技術賦能計劃的公司包括 Cadence (鏗騰科技)、Montage (瀾起科技)、Rambus、Renesas (瑞薩電子)和 Syno
-
AMD發布全新銳龍Threadripper PRO系列處理器 擁有最高64個核心
AMD表示,銳龍Threadripper PRO處理器專為應對嚴苛的專業環境而設計,它提供8K渲染和編輯能力,驅動復雜的可視化和多元模擬性,并快速處理大量代碼,讓藝術家、建筑師等專業用戶在有限時間內
-
三星5nm EUV工藝性能提升10% 功耗降低20%
報道稱高通自驍龍855開始就已經在旗艦平臺上引入1+3+4三叢集架構,隨著ARM Cortex A78和Cortex X1核心架構的登場,高通驍龍875G有可能會引入真正的超大核組合架構,也就是Cortex X1+Cortex A78。
-
英特爾宣布將停產第9代酷睿X系列處理器 曾受到很多批評
第9代酷睿X系列處理器于2018年發布,曾受到很多批評。這些處理器的停產并不令人意外,因為英特爾的第10代CascadeLake-X芯片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了。英特爾的CPU仍在努力與Threadripper系列展開競爭,
-
龍芯3A5000即將流片 將會采用12nm工藝
此次龍芯3A5000的升級還是非常明顯的,性能提升幅度也非常可觀。龍芯官微表示,龍芯3A5000的單核性能將會比上一代提升50%。規格方面,龍芯3A5000將會采用12nm工藝,為四核心設計,主頻2 5GHz。
-
聯想新款拯救者游戲本現身 搭載AMD移動端規格最高的R9 4900H處理器
聯想 R7000 搭載了 6 核 12 線程的 R5 4600H 和 8 核 16 線程的 R7 4800H,顯卡可選 GTX 1650 和 GTX 1650Ti,標配 16GB 內存和 512GB SSD。屏幕方面,聯想 R7000 搭載了 15 6 英寸 1080p 屏,100% sRGB 色域,300nit 亮度,
-
龍芯自主瀏覽器全新升級 性能持續優化
此外,龍芯瀏覽器團隊還參與制定了《桌面端瀏覽器軟件技術要求》、《桌面端瀏覽器軟件測試規范》等標準草案,也是W3C國際標準組織顧問委員會成員,參與W3C每年的開發者大會以及相關活動
-
AMD三款EPYC Milan CPU工程樣片曝光 采用全新的Zen 3核心架構
AMD EPYC Milan CPU 將基于 7nm 的 Zen 3 架構。相比較 Zen 2,Zen 3 采用了全新的芯片設計,基于臺積電的 7nm+ 工藝生產,預計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在服務器領域出貨。
-
高通發布驍龍865 Plus處理器 將游戲和人工智能應用的性能提高近10%
除了驍龍865 Plus,高通本月初還發布了兩款用于Wear OS設備的智能手表芯片——驍龍Wear 4100 Plus和驍龍Wear 4100,這是該芯片制造商自2018年以來首次對其智能手表平臺進行重大更新。
-
英偉達RTX3000系安培旗艦GPU或具備大至627mm2的芯片尺寸
在三星8nm 工藝,本質上為 10nm 的優化改進之后,其密度有望至少提升 30% ,在保持性能不變的同時,芯片功耗顯然會略有增加,與 12NFF 工藝制造的 895mm2 GPU 產品相當。
-
Intel宣布全新一代Thunderbolt 4接口 首發于10nm+工藝的Tiger Lake處理器
雖然沒有像Thunderbolt 3對Thunderbolt 2升級那樣帶來翻倍性能,Thunderbolt 4依然保持40Gbps的速度,但是這個速度已經足夠高了,是普通USB 3 0 3,1接口的4-8倍,4-5GB s速度即便是PCIe 4 0移動硬盤也夠用了。
-
RedmiBook兩款新品發布 配備最新GeForce MX350獨立顯卡
強大的性能釋放需要優秀的散熱支持,兩款新品采用了大尺寸風扇設計,體積相比上一代RedmiBook 14增大30%,扇葉直徑增大11%。風扇額定轉速降低16%的情況下,最大風量卻提升22%。并且為了保障高
-
詳細對比銳龍9 3900X與酷睿i9-10900K處理器
i9-10900K采用的是14nm+++制程工藝,相比初代14nm的確可以讓處理器運行到更高的頻率上。不過缺點也顯而易見,由于晶體管密度并未提升,想要做到10核以上功耗以及成本都難以控制。銳龍9 3900X
-
SK海力士宣布已能夠大規模批量生產新一代高速“HBM2E” DRAM芯片
7月2日消息 據外媒 prnewswire 今日報道,SK 海力士宣布,其已能夠大規模批量生產新一代高速 HBM2E DRAM 芯片。IT之家了解到,去年
-
Intel酷睿i9-10910泄露:10核心20線程 基準頻率3.6GHz
相比于已發布的i9-10910,它的基準頻率高了800MHz,但是加速頻率低了500MHz,而相比于旗艦級的i9-10900K,它的基準、加速頻率分別低了100MHz、1GHz。熱設計功耗不詳,從頻率看猜測可能在95W左右,低
-
閃存33年來最大革命 鎧俠提晶圓級SSD新技術
東芝是NAND閃存的發明人,1987年推出了全球首個NAND芯片,迄今已經33年了。如今繼承東芝衣缽的是鎧俠存儲,他們提出了一種大膽的SSD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