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醫學城一間醫學實驗室,身著“白大褂”的研究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體外診斷試劑效果驗證、微流體均勻分液工藝優化等工作。“自2017年成立以來,得益于成都良好的營商環境,公司已取得長足進步。”近日,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琨在成都接受采訪時表示。
近十年,四川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民營經濟穩步發展。2012年,四川民營經濟增加值總量近1.3萬億元;而據《2021四川民營經濟發展報告》,2021年四川省民營經濟增加值29375.1億元。截至2021年底,四川省共有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751.6萬戶,經濟增加值占該省GDP的54.5%。
“作為一家生物醫藥領域的科技型企業,產品研發階段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為支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有關部門成立多支生物醫藥基金扶持該領域企業成長,并以此撬動社會資本對生物醫藥企業的關注和投入。此外,成都還擁有豐富的生物科技人才儲備、齊全的制造業門類,這些條件都有利于企業成長。”彭琨介紹稱。
據了解,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四川創建“1+8”發布體系,其中,“1”指編制出版《四川民營經濟發展綜合報告》藍皮書,“8”是指發布四川民營企業營業收入、研發投入、利稅收入、綠色發展、品牌建設、吸納就業、社會貢獻、專精特新8個100強榜單。
在四川大學上市公司發展與競爭力研究所所長曹麒麟副教授看來,四川省發布的《四川民營經濟發展綜合報告》是一個專業、全面的研究報告,愈發精準地聚焦四川民營經濟典型問題,準確把握當前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情況,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效果顯著。
當前,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如何適應環境變化,在逆境中謀發展,考驗中國民營經濟的韌性。今年下半年,四川先后經歷高溫、干旱、疫情、地震等超預期因素,民營經濟面臨嚴峻考驗。為促進民營經濟穩定運行,四川相關部門及時出臺配套政策措施,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部門聯合各試點地推出省級政策性貸款產品“制惠貸”。據了解,“制惠貸”為四川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提供以中長期貸款為主的融資支持,貸款金額最高可達50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可達5年。
銳思環保是四川一家專注工藝設計、核心設備開發與制造的企業,擁有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今年,銳思環保訂單量大增,但由于行業特性導致產品交付工期長、墊資高、回款慢,加上遭遇8月、9月高溫限電及疫情影響,企業資金壓力增大。了解到企業資金需求后,“制惠貸”受托管理機構四川工創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積極聯系對接,僅一周時間就完成放款審批,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近十年,四川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宏觀經濟組副組長丁任重表示,今年7月四川提出“拼經濟”以來,四川進一步加大對民營經濟的關注,暢通訴求渠道,增強發展后勁。
“當前面對‘三重壓力’,首先要提高民營經濟發展信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消費回暖,幫助市場主體恢復發展積極性、吃下‘定心丸’。”丁任重建議,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機制建設,為民營企業快速解決經營困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