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首批兩只中證機床ETF獲證監會批復。兩只ETF皆于9月16日上報,獲批迅速。其追蹤的中證機床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50只業務涉及機床整機及其關鍵零部件制造和服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樣本,涵蓋機床主機、數控系統、主軸、刀具等供應鏈關鍵環節。我們認為,在政策面和資金面的雙重加持下,國產機床產業鏈有望加大關鍵零部件及數控系統研發投入,加速供應鏈各環節國產替代進程。
工業母機產業鏈日臻完善,核心零部件自制篤行不怠
我國工業母機產業自主開發能力及技術水平持續提升,產業配套日臻完善。自“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專項實施以來,我國實現了全數字化高速高精運動控制、多軸聯動等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已能夠滿足飛機、船舶、汽車等重點行業的基本需求。高檔數控機床平均無故障時間間隔(MTBF)由600小時優化至2000小時,精度指標提升20%。但受制于基礎工業及前沿學術發展,我國工業母機關鍵部件長期依賴國外品牌,取得突破需要時時間;國產關鍵零部件主軸、導軌/軸承、滾珠絲杠、數控系統等環節有望受益。
國產突圍路徑明確,自主可控+技術突破雖遠必達
精度是數控機床的關鍵性能指標。作為工業技術的集大成者,數控機床的精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分為兩大類:(1)原材料上,主要為材料熱變形及剛性、鑄件應力、絲杠及導軌等精密部件精度、主軸及軸承性能、刀具硬度等;(2)軟件系統上,主要為數控系統性能、伺服系統加減速精度、CAD/CAM配適度等。我們認為,中短期來看,國產工業母機突圍路徑主要有二:(1)供應鏈自主可控:主要系提升主軸、數控系統等關鍵構件的自制率或國產化率,保障供應鏈安全。(2)尋求技術突破提升機床性能:從誤差補償、數字化、裝配等技術層面入手,減輕原材料材質及工藝問題對機床精度的負面影響;同時在多軸聯動等方面尋求技術突破。
受益標的
工業母機:宇環數控、科德數控、海天精工、秦川機床、日發精機、國盛智科、創世紀、紐威數控、華東重機
數控系統:華中數控
主軸:昊志機電、國機精工
刀具:中鎢高新、華銳精密、歐科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