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顧:申萬機械上周上漲2.14%,位列31個一級子行業第16位。整體市場來看,萬得全A上周上漲1.86%,滬深300上漲1.74%,機械板塊相對萬得全A及滬深300漲幅分別高出0.39pct、0.28pct;申萬機械上周PE(TTM)30.3倍;PB(LF)2.43倍。
每周一談:機器人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事件背景
9月6日,工信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主題為“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介紹了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取得的成就。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極大改變著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022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513億美元。疫情背景下各行業使用機器人的意愿度進一步提升,預計2022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513億美元,2024年整體市場規模有望突破650億美元。
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于2021年創下新高。2021年在下游需求驅動的基礎上,全球工業機器人新增安裝量達到48.7萬臺,同比增長27%,主要是由于亞洲及澳洲市場的需求大幅度提升同比增長33%,帶動全球市場顯著提升。
工業機器人三大下游為電氣電子、汽車及金屬與機械行業,占比超過60%。中國機器人市場潛力釋放國產替代份額提升
中國機器人市場增長迅速。中國高度重視機器人科技及產業的發展,已初步形成完整的機器人產業鏈。受益于政策推動、技術發展及下游需求的成熟,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4億美元,2024年有望達到251億美元。
預計到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大,服務機器人增長最快。2021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5億美元,占據我國機器人市場53%份額,產量達到366萬臺,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主要受汽車及3C以及化工、石油等行業應用需求提升帶動。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及機器人技術水平提升帶動應用場景拓展,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預計將迎來高速發展,2024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億元,三年CAGR達到28%。
中國工業機器人國產替代正當時。在政策推動及企業不斷提升技術研發能力的基礎上,中國工業機器人國產化進程不斷加快,2021年工業機器人市場內資廠商份額占比有所提升,達到32.8%,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未來機器人市場將持續受益于由技術發展帶來的應用拓展以及下游需求成熟帶來的需求提升,推動整體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同時在國內政策層面將進一步推動國產化率提升,機器人廠商及產業鏈相關廠商有望持續受益。建議關注機器人市場內資廠家優質標的如匯川技術、埃斯頓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