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泥行業動態:上周水泥指數下跌2.02%,跑輸建材指數。1-7月水泥產量11.6億噸,同比下滑14.2%,7月單月水泥產量1.92億噸,同比下滑7%,降幅環比繼續收窄。上周全國水泥市場價格426元/噸,環比上漲3.1元/噸。上漲地區主要有遼寧、湖北、湖南、重慶和四川,幅度50-60元/噸;價格回落區域為河南,小幅回撤10-20元/噸。8月中旬,國內水泥市場需求維持疲軟態勢,全國重點地區企業出貨率保持在63%左右;供給端,企業執行錯峰生產疊加部分地區限電,庫存下降明顯,支撐水泥價格上行。短期來看,限電較為嚴重的地區是四川和重慶,水泥企業窯磨基本處于全停狀態,同時限電又進一步擴展到湖北和湖南,供給端強制收縮,利于后期區域價格走強。回顧2021年,限電限產導致的供給端收縮曾催化水泥板塊快速上漲。水泥指數自7月底開始反彈,9月13日見頂,區間收益率為30%,主要原因系2021年供給端收縮力度更大,影響區域更廣,21年9月有11個省份出現限電限產情況,省內水泥產能占全國比重達50%,各省限產力度在20%-80%不等,推動水泥價格大幅上漲,但股價早于水泥價格見頂,原因系隨著后續政策糾偏,交易邏輯由供給端再次回歸到需求端。我們認為此輪限電對行業的影響或不及2021年,但對水泥價格的推漲會起到一定積極影響。
核心觀點:22Q1水泥價格仍高于去年同期,體現出較好的價格協同性,5月行業價格競爭加劇引發市場悲觀預期,但我們認為此次價格戰本質原因是需求下滑幅度超預期引發的市場應對不足,并不意味著供給協同的破裂,在淡季之后新的競合關系或將形成,Q3旺季價格仍可能會提漲。上半年水泥板塊遭受需求下滑與煤價上漲雙重壓力,下半年均有望得到緩解(基建投資有望繼續提速,同時地產邊際好轉,共同提振水泥需求且煤炭價格同比壓力減弱),預計8月價格提漲有望催化估值修復。
中長期看“雙碳”+“雙控”政策有望帶動行業供給格局進一步優化:a)政策要求2025年標桿產能比重超過30%,未來行業2500T/D及以下規模產能有望陸續退出,總產能將收縮8.6%以上。b)水泥行業未來有望納入碳交易,碳稅+減排改造加劇小企業成本壓力,龍頭競爭優勢凸顯,有望通過兼并收購進一步擴張,話語權增強,價格中樞有望逐步抬升,另一方面通過骨料等業務打造第二增長極。中長期來看,新一輪周期或從21年下半年開始,當前水泥基本面與估值或均處于底部區域,從股息率及估值角度,水泥股仍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
推薦成長性較優的【華新水泥】,龍頭【海螺水泥】,混凝土減水劑成長性更優,龍頭α突出,首推【蘇博特】,關注【壘知集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