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2017年開始我們發布多篇深度報告重點推薦啤酒高端化,2018年以來高端化推動均價提升、利潤釋放的邏輯持續兌現,2021年行業高端化加速。在高端化趨勢已經明確的當下,高端化的可持續性及定量分析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按啤酒價格帶進行劃分,參考海外成熟市場及外資啤酒在中國的發展經驗,量化分析中國啤酒行業未來5年的發展路徑。我們的測算結論顯示,2021-2026年預計中國啤酒行業可維持均價4.7%的復合增速,毛利率可提升6.6個pct。同時經歷5年升級后,中國啤酒行業的均價、盈利能力、噸酒利潤等對比百威英博2019年的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啤酒行業中期高端化紅利釋放具備確定性,且長期仍具空間,持續看好。
啤酒價格帶向上延伸,產品矩陣更加豐富。2018年前我國啤酒的價格區間較狹窄,行業開啟消費升級后,主流檔向上延伸至8-10元的次高檔,高檔酒向上延伸至12元以上的超高檔,補齊了原來的空白價格帶,并持續向上突破價格天花板。近年各家公司積極布局高檔及超高檔啤酒,產品矩陣更加豐富。
消費升級看長遠,外資啤酒搶先行。(1)對比成熟市場,中國啤酒至少將經歷3輪升級。美國啤酒行業在近60年的時間里均價保持3.1%的CAGR;參考日本和德國,以純生為代表的高檔酒有望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產品。我國啤酒正在進行4元(低檔)向6-8元(主流)的升級,未來將逐步向8-10元(次高檔)、10-12元(高檔)、12元以上(超高檔)升級。(2)百威中國:品牌力突出率先發力,高檔酒領先優勢明顯。2008年百威英博成立,成為全國性布局的啤酒巨頭。2011-2014年百威品牌在中國的銷量從72快速上升至154萬千升,一舉奠定高檔酒龍頭地位。此后均價保持6%+的CAGR,EBITDA保持20%+的CAGR。(3)嘉士伯中國:本土與國際品牌并重,歷次升級的先行者。2014年重慶啤酒率先用6元的重慶國賓替代4元的山城啤酒,2019年公司又率先推出終端定位8元的次高檔醇麥國賓,對主流的重慶國賓進行替換。2020年以來公司依托具備差異化產品力的紅烏蘇和1664,加速推進高端化。
中期升級紅利具備確定性,長期空間仍然可期。(1)中檔酒持續擴容,高檔酒空間廣闊。目前中國的低檔酒銷量占比仍然最高,低檔酒向中檔酒升級,腰部產品將快速擴容。高檔酒近年發展迅猛,但占比仍低,升級空間大。(2)中期升級紅利持續釋放,均價和盈利能力將大幅提升。我們預計2021年啤酒行業高中低檔的銷量占比分別為17%:33%:50%,收入占比分別為32%:35%:33%,毛利潤占比分別為44%:37%:19%。我們預計2021-2026年,行業高中低檔的銷量占比將從17%:33%:50%變為27%:38%:35%,各檔銷量的CAGR為10%、3%、-7%。同時高中低檔的均價分別從7000/4000/2500提升至7357/4416/3042元/千升,毛利率分別從60%/45%/25%提升至61%/48%/32%。高端化將推動未來5年啤酒行業均價保持4.7%的CAGR,毛利率提升6.6個pct。(3)5年升級并非終局,長期空間仍然可期。對比2019年百威英博及其強勢區域,5年升級后我國啤酒均價仍有30%乃至翻倍的提升空間,毛利率、EBITDAMargin、EBITMargin普遍具備10個pct的提升空間。從噸酒EBIT看,5年升級后對比百威英博及強勢區域仍有翻倍乃至2倍的增長空間。我們認為在5年升級后的中期維度下,啤酒板塊市盈率中樞并不會出現顯著下降。
短期催化:疫后旺季迎修復,短期量價齊上升。2022年6月華東疫情迎來修復,回補性需求有望驅動旺季銷量保持增長。同時高端現飲渠道逐步恢復,疊加消費升級+提價落地,推動啤酒價格上升。全國多個核心城市餐飲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疊加上海、北京等地管控逐步放開,餐飲修復有望超預期。同時進入6月全國溫度快速上升且處于近十年6月的最高水平,進一步催化啤酒終端需求。
投資建議:我國啤酒次高檔發展初見端倪、高檔發展尋求突破、超高檔發展處于起步階段,至少還將經歷3輪升級。目前低檔酒占據行業最大銷量,5年內啤酒仍將保持結構快速提升。我們測算預計高端化將推動行業未來5年均價保持4.7%的增速,毛利率提升6.6個pct,凈利率有望充分反映毛利率的提升。對比全球龍頭百威英博,中國啤酒5年后仍具備進一步高端化的空間,預計可支撐較高的市盈率水平。短期隨著疫情修復,天氣轉熱,建議積極關注啤酒旺季量價齊升。重點推薦青島啤酒、華潤啤酒、重慶啤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