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復,中國餐飲業面臨艱難時刻。2022中國國際餐飲業投資與合作大會29日在海口舉辦,業內人士熱議餐飲業如何尋找新增量,加快行業復蘇步伐。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餐飲收入1627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8.5%,其中5月當月餐飲收入同比下降21.1%。為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政府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措施,如在稅費、房租、社會保險等方面落實費用減免,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等。
“銷售和利潤率復蘇腳步緩慢。”江蘇省徐州市餐飲與酒店行業商會會長、江蘇海天餐飲集團董事長秦雷說,疫情反復致使民眾的餐飲消費受到抑制,“企業要通過節流減少不必要開支,全力維持現金流”。
當前餐飲業危機除疫情封控外,還有一系列深層次原因。會上發布的一份行業發展報告指出,餐飲企業目前普遍面臨房租成本上漲、工人工資上漲、燃氣水電費上漲、原材料調料成本上漲等挑戰,疊加社保基數過高、外賣抽成比重較高等因素,讓經營者難以為繼。
這份報告呼吁,餐飲業要有更寬松的、系統性的政策扶植,政策中不僅要考慮水、電、氣等企業剛性支出問題,甚至要考慮到餐飲外賣企業服務費標準、夜市臨時停車、臨街餐飲企業外擺等細節。
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會長符史欽說,近期政府發放消費券對餐飲業復蘇產生較大拉動作用,餐飲企業也要做精做專,向日常消費方向轉變。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會長邢穎說,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餐飲業將迎來店鋪小型化、投資輕量化、裝修簡約化、產品特色化的“小店時代”,同時距離消費者更近、消費頻次更高、消費人群更穩定的社區餐飲將逆勢興起。他還認為,后疫情時代以預制菜產業鏈為代表,餐飲食品化、零售化的時代正在到來。
民以食為天。業內人士認為,餐飲業是永不落幕的產業,疫后還將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持續壯大。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李成勇提出,餐飲企業要抓住新出現的經濟業態,如主題化社交、營地野炊等體驗經濟的風口,以客戶為中心,加強互動性的數字化宣傳推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