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房成交量環比持續上升、同比有所下降,其中二線城市恢復力度保持強勢,同環比均大幅增長,一線城市環比保持回升,同比略有下降;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和同比均有所下降。本周43個城市新房成交套數為5.4萬套,環比上升8.6%,同比下降13.4%;其中,17個大中城市新房成交套數為3.9萬套,環比上升14.2%,同比上升1.0%;一、二、三線城市新房成交套數環比增速分別為0.2%、31.0%、-43.5%,同比增速分別為-20.8%、24.6%、-55.2%。15個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數為1.5萬套,環比下降6.0%,同比下降9.4%;其中,11個大中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數為1.4萬套,環比下降7.3%,同比下降7.0%;一、二、三線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數環比增速分別為8.5%、-8.5%、-47.0%,同比增速分別為-37.5%、20.3%、-60.9%。
新房庫存量較上周有所上升、去化周期較上周無明顯變化。15個城市新房庫存套數為113.9萬套,環比上升1.4%,去化周期為20.4個月,環比較上周無明顯變化;其中,8個大中城市新房庫存套數為61.2萬套,環比上升1.0%,同比上升17.0%,去化周期為15.0個月,環比下降0.3個月;一線城市新房庫存量27.9萬套,環比下降0.4%,去化周期15.4個月,環比下降1.5個月,二線城市新房庫存量20.6萬套,環比下降1.3%,去化周期為15.7個月,環比下降0.2個月,三線城市新房庫存套數為12.6萬套,環比上升8.6%,去化周期13.2個月,環比上升1.5個月。
整體土地市場較上周相比量價齊跌,土地溢價率有所下降。百城成交全類型土地數量為319宗,環比下降12.8%,同比下降35.7%;成交土地規劃建筑面積為1665萬平方米,環比下降31.1%,同比下降44.3%;成交土地總價為152億元,環比下降71.7%,同比下降88.6%;成交土地樓面均價為913元/平方米,環比下降58.9%,同比下降79.5%;百城成交土地溢價率為3.92%,環比下降31.2%,同比下降50.5%。
房企國內債券發行規模環比有所下降、同比有所上升。房地產行業國內債券總發行量為143.50億元,同比增加51.6%(前值-18.8%),環比下降1.6%;總償還量為158.07億元,同比增加87.9%(前值:-54.4%),環比增加144.6%;凈融資額為-14.57億元。其中國企國內債券總發行量為138.50億元,同比增加276.4%(前值:0.7%),環比減少5.0%;總償還量為109.10億元,同比增加65.0%(前值:-58.9%),環比增加182.9%;凈融資額為29.40億元。民企國內債券總發行量為5.0億元,同比減少91.4%,總償還量為48.97億元,同比增加171.9%(前值:-45.4%),環比增加87.9%,凈融資額為-43.97億元。
板塊收益較上周有所上漲。房地產行業絕對收益為+1.9%,較上周上漲2.2個百分點;相對滬深300收益為-0.1%,較上周上漲1.9個百分點。房地產板塊PE為12.15X,較上周上漲0.22。
鄭州、溧水繼續推出“房票”政策,多地繼續放松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地方層面,鄭州、溧水繼續推出“房票”安置政策,武漢、溫州、衢州等多地繼續放松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福州平譚縣發布“限跌令”,商品房降價不得超過15%。
投資建議
本周2022年首批22城集中土拍全部完成,合計成交397宗住宅用地,成交出讓金4969億元,和去年首輪相比降幅超5成;平均溢價率為3.92%,較去年第二、三批的3.6%、1.9%有所回升,但仍普遍低熱。民企拿地積極性不足,在13個城市的拿地宗數占比不足30%,南京、深圳、蘇州無民企獲地,北京、廈門、廣州、寧波、天津僅一成左右為民企獲地。此外,本周鄭州等多地相繼推出房票安置政策,采用此類政策的城市已有20余個,多為前期政策放松暫未顯效的三四線城市。我們認為政策推出一方面,可以緩解地方政府資金周轉壓力;另一方面,由于“房票”要求在限定時間內購買商品房,保證了大部分的補償權益最終又回到樓市循環當中,有利于推動所在城市的庫存去化與成交量修復,并通過成交量修復帶動市場活躍度修復。
從高頻數據來看,6月以來新房成交環比持續正增長,我們認為銷售已經達到回暖臨近階段,房企的拿地熱情、土地市場及地產投資或在銷售的企穩回暖中帶動回升。隨著基本面拐點逐步來臨,我們認為地產板塊將很快進入到第二輪上漲階段中。建議持續關注地產板塊機會。我們建議關注四條主線:1)全國化布局的央國企及民營龍頭房企:保利發展、金地集團、招商蛇口、龍湖集團、華潤置地;2)現金流和財報質量較好的區域型央國企龍頭和優質民企:建發國際、越秀地產、美的置業、濱江集團;3)政策更加明朗后可以關注彈性反轉標的:旭輝控股集團、新城控股、碧桂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