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策的明朗與近期全國多地陸續推出家電補貼政策,業內預計新一輪“家電下鄉”有望加快推進,促進家電更新與新增需求的釋放。
近日,工信部等五部門發布了《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了未來4年輕工業的發展目標。其中,在引導綠色產品消費方面,《指導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行動。
事實上,新一輪“家電下鄉”并非《指導意見》首次提及,此前在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以汽車、家電為重點,引導企業面向農村開展促銷,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
隨后,各地相繼發布家電補貼等政策,通過發放消費券、“以舊換新”等方式促進家電消費,鼓勵消費者更換或新購綠色節能家電。
在業內看來,多地推出的家電消費刺激政策是新一輪“家電下鄉”的前奏。《指導意見》發布后,將推動新一輪“家電下鄉”,促進家電企業在綠色環保、“以舊換新”等方面的具體措施落地。
回顧上一輪大規模“家電下鄉”是2008年至2011年。彼時,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我國對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四大類產品實施“家電下鄉”,并按產品銷售價格13%予以補貼。“家電下鄉”政策有效地推動了四大類家電在農村普及,產生了刺激消費的積極作用。
目前,受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我國家電產業受到沖擊,家電等大宗消費不振,新一輪“家電下鄉”有望加速推進。需要指出的是,新一輪“家電下鄉”并沒有從國家層面統一實施,而是將具體的獎勵措施、補貼政策留給了地方政府,這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精準補貼。
如今,距離上一輪“家電下鄉”已經10年之久,家電已經進入規模化更新換代的窗口期。數據顯示, 2020年我國使用年限超過9年的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總計有3.3億臺,分別占到相應產品保有量的11%、21%、9%和20%。其中,鄉村地區“超期服役”的家電產品遠高于大中城市。
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得到提升,農村家電消費增速快于城市。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2021年我國家電零售規模達到8811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以縣鄉、鄉鎮為主的下沉市場成交規模達到2775億元,同比增長8.9%,占比超過整體市場的31%,增幅也遠高于整體市場,這為新一輪“家電下鄉”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綠色智能家電保有量還比較低。以綠色智能小家電為例,我國農村地區的小家電保有量不足5件/戶,僅為發達國家家庭小家電保有量的1/6,增長潛力巨大。
據了解,家用電器是居民能源消耗第二大來源,約30%居民碳排放來自于家用電器。綠色智能“家電下鄉”也給家電產業升級帶來了契機,促進產品采用低碳技術,向更高一級能耗標準靠齊。此外,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應用,也不斷提升家電產品的智能化水平。
可以預見,隨著新一輪“家電下鄉”的實施,綠色智能家電將替換掉老舊家電,不僅給農村用戶帶來消費升級,還將促進家電產業加快向綠色智能化轉型升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