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緩解,上海、長春等地的重點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多數汽車企業及零部件企業也在加緊補救產能缺口。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92.6萬輛和186.2萬輛,環比增長59.7%和57.6%,汽車行業復工復產取得了積極成效。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也出臺了包括財政補貼、減征購置稅、放寬汽車限購等在內的一系列利好政策,提振汽車消費。
然而,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多重壓力下,汽車行業穩增長任務仍較為艱巨,車企要完成全年的產銷目標依然存在嚴峻挑戰。“目前的銷量目標沒有調整,得看下半年的銷售數據。”有自主車企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依照目前情況而言,完成預定目標有一定的難度。”
豐滿的理想和骨感的現實
經歷了2021年困難重重的一年,2022年初,各大汽車企業都鉚足了勁,定下了新一年的銷量目標,希望在2022年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首先看看自主車企2022年出定下的銷量目標:2022年,一汽集團的銷量目標為410萬輛,比2021年的350萬輛多了60萬輛;2021年,東風汽車全年銷量327.53萬輛,2022年目標定為400萬輛,比2021年高出了70多萬輛;2021年,廣汽集團整體銷量為214.44萬輛,2022年目標243萬輛;2021年,長城汽車新車銷售約128.1萬輛,2022年目標190萬輛;吉利汽車2021年全年總銷量為132.8萬輛,2022年目標165萬輛;奇瑞汽車目標保150萬輛爭200萬輛;比亞迪2021的銷量為73萬輛,2022年的目標定為120萬輛。
合資車企中,2022年銷量目標也不低,一汽-大眾200萬輛;一汽豐田100萬輛;廣汽豐田100萬輛;廣汽本田100萬輛;神龍汽車15萬輛;上汽奧迪5萬輛。
新勢力方面,蔚來汽車目標為15萬—20萬輛;小鵬汽車則在確保25萬輛的前提下,沖擊30萬輛。零跑汽車和理想汽車的目標都是20萬輛;哪吒汽車12萬輛。
通過數據不難看出,車企2022年的銷量目標大多在2021年銷量基礎上高出了一大截。
而2022年即將過半,銷量數據的呈現和目標的差距比較明顯。根據乘聯會發布的5月自主車企銷量數據顯示,5月長安汽車銷量83664輛,同期下降12.01%,本年累計銷量達507559輛。吉利汽車5月銷量85040輛,較去年同期下降12.65%,本年累計銷量達474891輛。5月,比亞迪銷量為114183輛,較去年同期上漲152.75%,本年累計銷量509444輛。1—5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344173輛;奇瑞汽車累計銷量333085輛;理想汽車累計47379輛;小鵬汽車累計銷量53688輛,零跑汽車40735輛;合眾新能源累計49974輛。
對照各車企在2022年初立下的銷量目標,在剩下的6個多月里,預計能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車企為數不會太多。
據中汽協6月10日發布的數據,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2.6萬輛和186.2萬輛,同比下降5.7%和12.6%,環比分別增長59.7%和57.6%有業內觀點認為,受疫情和供應鏈關系的影響,今年想要繼續保持車市穩定增長,難度不小。
多管齊下刺激消費,下半年將逐步改善
當然,大部分車企無法完成預定銷量目標不難理解。正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所言,汽車行業產業鏈、供應鏈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酷的考驗,部分企業停工停產,物流運輸受阻,供應鏈斷供,生產供給能力急劇下滑,汽車行業承受了很大壓力。
眾多因素的疊加,讓汽車企業的處境越發艱難。一方面,芯片短缺的問題依然存在,眾多汽車巨頭連續幾個月減產。雪上加霜的是,從年初到5月,新能源汽車由于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的飆升,已經經歷了三波漲價潮,少則數千元,多則兩三萬元。此外,國內油價“十連漲”更是讓車主和準備入手燃油車的消費者倍感焦慮。買不買車是問題,買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同樣也是問題,于是眾多的消費者選擇了觀望。
為了刺激汽車消費,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財政補貼、減征購置稅、放寬汽車限購等。為了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購車熱情,眾多自主車企和合資品牌也都拿出了自己的誠意,推出了“購置稅全免”或其他優惠活動。
與此同時,企業自身也在全力搶抓時間窗口期,在穩定二季度產銷形勢的同時,力保全年預期,車企紛紛計劃在下半年推出新車型以提振銷量。以造車新勢力為例,下半年,蔚來、小鵬、理想三家車企各有一款重量級車型上市交付,分別是蔚來ET5、小鵬G9和理想L9。
而已然沖入造車新勢力頭部陣營的哪吒汽車也將在下半年推出哪吒S.“隨著哪吒S耀世版預售開啟,哪吒S·耀的正式上市也在進行中。”哪吒汽車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達了對于下半年預期的樂觀態度:“下半年,相信哪吒汽車將會發揮出更大勢能,哪吒S將助力哪吒汽車駛向向上、向新發展的新賽道。”
政策刺激疊加需求釋放,預計下半年銷量及盈利均將明顯改善。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在介紹目前汽車工業運行情況對記者表示:“截止到目前,除小部分企業受疫情影響沒有復工外,全國的汽車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良好,企業的生產人員流動、物流運輸、供應商供貨情況均大幅好轉,產能逐步爬坡。”
據機構預計,在下半年政策刺激及二季度受疫情影響部分被抑制需求釋放疊加下,預計行業銷量增速向上,行業盈利能力也將季度環比明顯改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