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發改委等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鼓勵新型儲能自主選擇參與電力市場,提升儲能總體利用水平。
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裝機規模超30GW;
2030年,新型儲能實現全面市場化。按能量存儲媒介,儲能技術分為電儲能、熱儲能和氫儲能,前者的應用最為廣泛。
抽水蓄能屬于電儲能的一種,是目前最主要的儲能方式,全球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容量占比至2021年達86.3%;
通常也將除抽水蓄能外的其他技術稱為新型儲能,其中以鋰電池儲能為主;
全球新投運的儲能項目,2021年鋰電儲能裝機占比首次過半,達到55.7%。新型儲能的應用場景分為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
發電側的代表產品為集裝箱電池儲能系統,為電力系統提供容量支撐,削峰填谷,獲取發電收入和調峰補貼;電網側面向基站,提供調峰和調頻服務;用戶側面向工商業或社區,提供家用儲能設備、便攜儲能設備等;
新型儲能的應用場景由用戶側向發電側和電網側滲透,2021年國內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里三者占比分別為24%,41%和35%。《“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2025年電化學儲能系統降本30%。
280Ah大容量方形電芯成為趨勢,通過減少系統層面的零配件,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同時減少串并聯,BMS管理難度降低;但更大的體積和容量也帶來生產效率降低,散熱性能變差等問題;電芯規格尺寸后續也需要進行規整。
鈉離子儲量420倍于鋰,具有存量和成本優勢;能量密度相對較低,適用對此不敏感的儲能領域;更優異的安全、耐高低溫性能有利于大規模儲能裝機應用。
投資策略
重點關注通過鋰電池儲能系統業務構建第二增長曲線,具備280Ah大電芯和磷酸鐵鋰大圓柱等優勢儲能產品矩陣的億緯鋰能(300014);以及直接受益于儲能擴產規模增大的設備制造商先導智能(300450)。
市場回顧
電力設備行業本周漲幅4.93%,跑贏大盤,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中,排名第6;電池版塊漲幅前五:振華新材(18.78%),利元亨(18.78%),中偉股份(18.39%),德方納米(15.84%)和先導智能(12.81%);跌幅前五分別為維科技術(-2.79%),中科電氣(-2.94%),野馬電池(-3.61%),星云股份(-4.39%)和博力威(-4.70%)。
重要行業數據跟蹤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在2021年末開始走高,目前進入平臺期,在15.6萬元/噸徘徊;2022年石墨價格相對穩定,天然和人造石墨當前參考價格分別為4.2和5.8萬元/噸;六氟磷酸鋰目前價格達25.5萬元/噸,較年初變動-115.7%;鋁價繼年初大幅上漲后回落,目前價格在2710美元/噸,較年初變動-3.5%。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