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持續下降。2022年4月全國鐵路僅發送旅客0.57億人,同比減少79.8%,這是自2013年鐵道部撤銷后,中國鐵路總公司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成立以來的歷史最低點。5月18日,國家鐵路局發布“2022年4月份全國鐵路主要指標完成情況”,透露上述信息。
除2022年4月外,近10年來,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同期次低點是疫情暴發的第一年。2020年4月,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為1.12億人,不過這仍是當前客運量的近兩倍。
單月數據跌至谷底,累計數據亦呈現大幅下降。國家鐵路局數據顯示,2022年前4月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為5.28億人,同比減少36.1%,僅略高于2020年同期的4.95億人,為近10年來同期客運量次低。當前鐵路客運量僅為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4成。
自2022年3月以來,受疫情管控不斷加碼影響,鐵路客運量呈現逐月下滑態勢。2022年前兩月,全國鐵路客運量同比增長達到23.0%,一季度開始直線下降,同比減少13.5%,其中3月僅發送旅客1.01億人,同比下降58.4%,累計客運量時隔13個月再次呈現負增長。
鐵路客運量不斷下滑或仍未到谷底。2022年“五一”假期(4月28日~5月5日)全路僅發送旅客2475.7萬人次,對比2021年“五一”假期(4月29日~5月6日)全路鐵路共發送旅客1.17億人次,同比下降達到78.63%,創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以來同期新低。
國鐵集團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2022年“五一”假期鐵路客運量出現大幅下降與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形勢密切相關。同時也應注意到,2021年“五一”假期客運形勢也是近幾年來最好的,2021年“五一”客流量甚至超過了疫情前2019年同期。“兩相對比,一增一減,導致今年‘五一’假期客流量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
數據顯示,2021年“五一”假期,全國鐵路發送旅客較2019年同期增加1154萬人次、增長11%;2020年“五一”假期,全國鐵路發送旅客3385萬人次。
當前鐵路客運整體恢復程度遠低于2021年。2021年國家鐵路旅客發送量達到25.3億人次,同比增長16.8%,2021年鐵路客流恢復到疫情前的70.69%。2022年國家鐵路旅客發送量目標為30.38億人次,預計同比增長20%。
鐵路貨運與客運情況截然相反。今年以來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前4月共完成貨物發送量12.78億噸,同比增長4.50%,其中4月發送3.3億噸,同比增長10.1%。4月,國家鐵路日均裝車18.26萬車,同比增長10.1%,為歷史最好水平,累計貨運量同比增幅創7個月以來新高。
建設方面,前4月,全國鐵路開通新線581公里,其中高鐵358公里,分別完成當年計劃目標值的17.61%和25.57%。2022年鐵路計劃投產新線33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鐵路1400公里左右。5月16日國鐵集團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還強調,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項目,同時把握好度,切實提高重點鐵路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效益。
一位資本市場基礎設施行業分析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本輪疫情令市場對經濟產生一定擔憂,鐵路投資穩增長再次被提上日程,預測全年交通基建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加7%~8%。“今年鐵路固定資產投資有可能恢復到8000億元水平。”他說。
國家鐵路局數據還顯示,前4月,全國鐵路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74.6億元,同比減少1.4%。2021年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89億元,同比減少4.22%,為8年來最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