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加速推進,電力空間平衡的需求和挑戰增大。“十四五”期間,九大清潔能源基地與風電光伏大基地規劃裝機6.65億千瓦和2億千瓦,預計跨區跨省電力流將由2019年的2.2億千瓦增大到2025年的3.6億千瓦,其中跨區電力流2.4億千瓦。截至2021年底,九大清潔能源基地已建成3.04億千瓦,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將在2022年陸續并網投產,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區消納壓力加劇。
特高壓解決電力資源與負荷區域不平衡及新能源消納難題特高壓輸電可以將“三北”及西南地區的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等輸送至東中部電力需求旺盛地區,有效解決能源負荷分布失衡與新能源消納問題。截至2021年底,中國在運在建共39個特高壓工程,特高壓線路總長度超5萬公里,變電站/換流站容量超6億千伏安/千瓦,“十三五”特高壓投資占電網總投資的13.8%。已投運特高壓工程年均輸送新能源電量近2300億千瓦時,占通道總輸送電量比例超50%。
“十四五”、“十五五”特高壓建設提速。我們測算,“十四五”期間,東北、蒙西山西、西北、西南等直流外送通道需增加輸送能力8452萬千瓦,各區域分別需新增特高壓直流工程1、5、5和1個,共計12個,投資約2600億元。“十四五”同期完善交流同步電網仍需建設特高壓交流工程16個,投資約1900億元。“十五五”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資約3800億元,配套特高壓交流工程投資約2100億元。
交直流混聯電網成新形態,柔性直流或因技術迭代取得較大增長空間。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主要用于構建區域主網架,成為堅強智能電網的核心骨干網;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主要用于新能源遠距離、大規模輸送以及區域間非同步連接。IGCT可滿足未來柔性直流輸電更大容量、更高可靠性、更優經濟性的發展需求,在特高壓直流快速增長階段有望實現技術替代。
投資建議:我國將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特高壓起到平衡能源與負荷分布、促進新能源消納的作用,是堅強智能電網重要骨架,在“十四五”期間,仍將繼續保障新能源遠距離、大規模輸送。特高壓同時承擔著托經濟、穩增長的重要任務,政府亦將持續加大特高壓建設投資,特高壓設備龍頭在2022——2023年業績增長確定性高。
重點推薦:國電南瑞、特變電工、許繼電氣、思源電氣。
建議關注:中國西電、平高電氣、保變電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