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環節需求共振,全球儲能進入加速發展期。1)國內:各環節發展模式漸明,裝機空間充分打開。2021年為國內儲能行業由商業化起步邁向規模化發展的過渡之年,隨著國家、地方層面儲能政策的密集出臺,各環節儲能發展模式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2022年起行業有望明顯提速。我們測算十四五末國內新增儲能裝機規模有望接近100GWh,對應2022-2025年復合增速超過100%,其中新能源配套儲能將率先放量,電網側、用戶側儲能隨后接力。2)海外:供電側儲能方興未艾,用戶側加速滲透。目前海外發達地區已進入新能源裝機替代存量火電裝機的階段,供電側儲能配置需求迫切。與此同時,2021年以來全球能源價格持續攀升,海外用戶側儲能的經濟性正快速凸顯,滲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在海內外各環節需求推動下,我們測算2025年全球新增儲能裝機規模或將超過300GWh,短期內鋰電池儲能仍將為主流形式。
熱管理重要性日益凸顯,儲能溫控市場乘風而起。溫控系統是保障鋰電池儲能正常運行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頻發的儲能電站安全事故正推動各國不斷完善行業標準。與此同時,隨著儲能系統朝著更大規模、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演進,其對溫控系統的要求亦快速提升。目前風冷為儲能行業主流的溫控方案,未來液冷有望憑借散熱效率、全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的優勢加速滲透,從而帶動儲能溫控整體單位價值量提升。我們測算2025年儲能溫控的市場空間有望超過130億元,對應2022-2025年均增速接近100%。
儲能溫控市場格局較優,龍頭廠商占據先機。溫控在儲能系統成本中的占比僅為3%-5%左右,對系統整體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后續降本壓力有限。此外,儲能溫控系統在控制精度與運行可靠性上的要求顯著高于一般民用及工業制冷領域,同時系統定制化程度高,需要充足的項目經驗與客戶關系積累。近年來隨著儲能市場的快速擴大,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開始涉足儲能領域,無論是在電池、變流器還是系統集成環節,短期內市場競爭格局均趨于激烈。作為一個價值量占比較低、技術壁壘較高、客戶黏性較強的細分環節,我們預計儲能溫控市場有望維持當前較優的市場競爭格局,龍頭廠商的領先地位較為穩固。
投資建議:作為一個相對小眾的細分領域,目前儲能溫控市場的參與者大多為其他溫控領域的“跨界”企業,主要包括數據中心溫控廠商、工業領域溫控廠商以及車用熱管理廠商三大類。我們看好布局較早、相關經驗豐富的頭部廠商將率先受益行業需求增長,建議重點關注儲能溫控龍頭英維克,以及具備深厚電力電子裝置溫控基礎的同飛股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