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日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99.7%,指數跌至近五個月以來的最低,表明疫情對市場運行的沖擊有所加重,大宗商品市場下行壓力較大。
4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99.7%,跌至近五個月以來的最低。各分項指數中,大宗商品供應指數再度下跌,較上月下跌1.9個百分點,顯示由于疫情影響,貨運流通繼續受限,加之需求端持續低迷,部分商品生產企業逐漸下調生產計劃,本月商品整體產量有所減少,市場供應出現下降格局。
4月份,大宗商品銷售指數再度下跌,較上月下挫1.5個百分點,顯示隨著國內多地疫情復發,部分地區采取嚴格管控措施,整體成交表現低迷;大宗商品庫存指數較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至101.2%,顯示在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供需雙弱”的背景下,加之疫情影響,商品流通持續受限,當前大宗商品庫存繼續積壓,市場“去庫存化”難度較大。
分析稱,從指數的變化情況來看,3月至4月是傳統消費旺季,而今年“金三銀四”并未出現。在國內疫情持續干擾下,市場需求出現疲軟,多地物流運輸受阻,下游加工企業開工率遠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市場供大于求的跡象進一步顯現,商品庫存持續積壓。
分析認為,進入5月份,預計隨著國內防控形勢整體向好以及氣溫回升,終端企業復工復產增多,供需基本面有望得到一定的改善,市場或將在充分調整后逐步企穩,并具有一定的反彈動能。但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市場不斷增長的庫存壓力或將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而全球通脹壓力攀升、美聯儲加息、俄烏局勢發展仍存較大不確定性等,也將給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帶來一定的擾動。
關鍵詞: